第442章 事以密成(1 / 2)

有东西德意志合并在先,南北高丽合并也并不奇怪。

在华国真正智库们的推演中,这属于华国实力增强后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一种可能性。

只是他们没想到,高丽这么快就憋不住了。

现在阿美利肯固然不行了,但这种不行和coldwar时期的大毛比起来还要好得多呢。

“看到没,这就是狮城带来的连锁反应,阿美利肯在狮城退的如此快,如此迅速,让高丽以为自己也能把阿美利肯的势力给赶出去。”

“我觉得更本质是在于经济,高丽的经济没有任何亮点,在经济全面崩盘的预期下,叠加少子化问题,高丽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他们的局势不会比他们的北边兄弟好到哪里去。”

“真是感慨,某种意义上南北高丽就是一体两面,要是我们不出手的话,北边经历的,南边照样要经历一遍。”

别说什么不可能,阿根廷的经济是怎么崩盘的,以及阿根廷人民的生活是怎么从中产滑落到温饱都无法保障的。

多的是前车之鉴。

高丽的自然资源禀赋还不如阿根廷呢。

“现在会不会太早?

这个时间点要插手高丽的话,我们固然能够获得巨大好处。

可解决这两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毕竟核弹问题摆在这。

既不想放过这样的好机会,激活整个东北地区,构建东北亚经济经济贸易循环,这对老中来说用金钱已经没有办法衡量了,万亿规模都低估了。

坊间传闻的东北重工业烧烤、轻工业喊麦,难道对燕京来说,他们真的能够希望东北发展成这样吗?

这是不得已的选择,是海权主导下的全球化时代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而一旦南北高丽合并,南边在电子、汽车制造、娱乐等产业领域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北边在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有一定潜力,加上整个东北区域形成的更广泛产业协同与合作。

东北发展成和长三角、珠三角并驾齐驱的地区并不是梦。

甚至可以说对老中来说,这是跨过中产收入陷阱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华国带动华国所有地区实现初级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的重要一步,也是过去数千年来东大传统势力的回归。

实在是太关键了。

这是不亚于封狼居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伟业,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一百多年后全面回到华国势力范围内。

华国和霓虹签订的马关条约象征着高丽从清朝的藩属关系中正式脱离。

后续的《乙巳保护条约》和《霓虹-高丽合并条约》只不过是在《马关条约》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这一事实罢了。

燕京现在就属于看到了一线曙光,这线曙光背后的风景实在太过迷人。

老实讲,大家都想干,但都怕失败。

“我的建议就是我们得干!高丽方面的橄榄枝都已经递过来了,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让**组织一下,把高丽半岛的专家们聚集起来,这段时间实行严格管理,绝对不能让任何信息泄露出去。

让他们一起出一个详细完整的方案,然后和高丽方面保持沟通,确定之后就开始推动吧。

我们不能放弃历史关键时间点给我们赋予的使命,错过这次下次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很显然,老中确实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并不是说白宫想要退出狮城就能做得到。

白宫只能达成一个初步意向性的协议。

后续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

以阿美利肯把巴拿马运河主权归还给巴拿马为例,并不是说直接签订协议,这之间是有一个漫长过程。

包括了前期准备和授权,然后是跨部门的听证会,听证会结束之后还需要在国会举办多轮听证会,涵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利益团体代表。

听证会之后才是国会投票表决,表决之后总统签字。

而且阿美利肯还有可能拖,《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运营的条约》这两玩意在1977年就签完了,一直等到1999年12月31日才把巴拿马运河正式归还给巴拿马。

这要是千禧年真是世界末日,那阿美利肯还了也等于没还。

所以并不是说总统同意就同意,更别说这一届的白宫已经是跛脚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多数席位都丢了。

因此在多部门的听证会上,大量来自国防和财政的官僚们强烈反对。

反对声音几乎要响彻天际。

“位于狮城的樟宜基地对我们太平洋的军事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们在亚太地区庞大的军事网络,能够快速响应亚太各地区危机和冲突的网络,它的整体影响力会大幅度下降,我们在亚太地区的投射能力会受到直接冲击。在面对华国战略挑战时,将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和威慑。”

“这是我们亚太外交的重要工具,它的存在也是我们对亚太盟友安全承诺的重要体现,这会导致盟友对我们的安全承诺产生怀疑,导致整个同盟体系松动,进而削弱我们在亚太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本身现在阿美利肯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就面临着被华国赶超的风险。一旦失去狮城基地,最高兴的一定是华国。”

“这对狮城民众来说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的基地对当地整体经济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基地周边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包括军工企业、服务业、零售业等,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裁撤将导致这些产业受到冲击,引发大量失业,对狮城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华盛顿吵的特别厉害,无论是哪场听证会,都大把的人表示反对意见。

很简单,百万槽工衣食所系,想要裁掉哪有那么简单。

裁掉的话,军事上的预算是不是要砍?军工是不是要减少开支,士兵是不是也要对应减少,对现在在亚太地区的舰队来说执行任务是不是有更高的风险以及更多的工作量?

原本舰队我拉到樟宜基地维修,现在我得跑关岛。

樟宜基地能撤,那关岛的是不是也能撤?其他地方的是不是也能扯?

没看到高丽爆发激烈抗议,要把阿美利肯在高丽的基地给撤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