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月球能源开发计划广寒工程(1 / 2)

第481章月球能源开发计划——「广寒工程」

“谁能想到陈总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甚至又有谁能想到华国在科技领域能够把阿美利肯玩的压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才能追上呢?

虽然阿美利肯在很多细分领域仍然有优势,但围绕能源和芯片的材料优势能够把阿美利肯全部的优势都给抵消掉。

当你的长板特别长的时候,短板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陈泓邑很是感慨。

因为可以这么说,可控核聚变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过去华国在半导体和航天领域的突破,阿美利肯还有很多牌可以打。

而现在,还有牌,但预期无比悲观。

观察阿美利肯的出口数据就知道,它出口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农产品、能源和高科技。

高科技暂且不谈。

前两者,农产品和能源,能源面对核聚变的竞争是真的没有生存空间。

而农业,在面对能源优势面前,阿美利肯的农产品也没有优势。

以大豆为例,这是阿美利肯出口的拳头产品,也是国际粮食巨头们在千禧年初的时候,一顿猛操作,直接把华国的本土大豆产业给打崩了。

后续华国每年大量进口阿美利肯大豆。

顺带着下游的豆粕、粮油,都被国际粮食巨头给控制了。

这样的局面在近几年才有所好转。

被打崩的根本原因是,阿美利肯的大豆进口价格太低,本土自己种植,你再怎么补贴,价格也要比进口大豆高出老大一截。

这是土地肥力、大豆品种和种植模式等共同决定的。

这几年局面有所好转,也不是因为上述根本原因得到了扭转,而是因为老中有钱了,有钱可以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拿到些许大豆领域的自主权,可以对大豆种植户们有更多的补贴。

靠着这样的方式勉强恢复一些本土种植的能力。

但可控核聚变带来的能源突破,是可以直接从根本上扭转这样的局面。

因为大豆是可以水培的。

过去水培方式成本过高,不但需要非自然光提供光照,水还需要定期更换。

能源成本大幅度下降带来的是,海水淡化的大规模落地,水培种植大豆的成本降低,自动化大规模水培大豆将成为现实。

大豆是阿美利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华国完全可以基于现代农业技术和能源优势,把所有支持水培方式的农产品,集中化大规模种植。

(燕京HD区首农食品集团旗下的首农翠湖工场,总面积高达20万平方米的单体智能温室)

过去大规模的生态现代农场,受限于成本,只有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作物能够用上这类技术。

农作物得增加上生态、有机、健康的概念,卖给一线城市的白领们,卖出比日程农作物五倍甚至是十倍的价格。

也就在燕京这种地方能够存活。

换二线城市,这类农场都未必能够存活。

霓虹、高丽这些地方的物价为什么高的惊人?本土农民保护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采用的也是精细化种植,成本不高就生存不下去。

因此这类生态农场在能源突破前,压根无法在华国成为常态化种植方式,无法大规模取代传统土地农耕。

而能源突破后,别说20万平方米,华国能够给你整出200万,甚至是2000万的超级智慧农场,靠着规模效应和超低能源供应,来实现农业领域的弯道超车。

这就是能源突破的威力所在。

没了能源和农业,阿美利肯的出口靠什么?

高科技?高科技能吃多久?华国厂商们可是虎视眈眈的很。

当老中的实力强到,让全球各个国家为华国企业和其他国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时候,阿美利肯的高科技优势又能维持多久?

而且要吃肉的不仅仅是华国,新合并的南北高丽,同样要吃肉。

这里面北边进入世界经济贸易循环两千万人,那可是能给你整出每天12个小时,一个月一天都不要休息的顶级好活。

华国自己要吃肉,还得带着东亚投靠自己的小兄弟们一起吃肉,阿美利肯的高科技能撑多久?

这才是全球金融资本市场一片恐慌的根本原因。

之前阿美利肯还有外贸,还能卖商品出去。

现在呢?

预期里,未来阿美利肯只消费不生产,其他国家还会买美元的账吗?

哪怕华国不对外输出核聚变技术和产能,阿美利肯的能源和农产品失去华国这个市场,那也是巨大损失。

更何况,阿美利肯的高科技产品要直接和华国展开残酷的竞争,这回他们可没办法拉偏架。

整个资本市场出现了空前的观望。

美股崩了不稀奇,大家都在观察美债什么时候崩。

除了霓虹还在“傻乎乎”大量购入美债,其他国家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都在清一色选择抛售美债。

只是担心引发金融海啸,大家保持着不再购买美债,缓慢抛售手里现有美债的默契。

现在属于,霓虹买多少,大家就抛多少。

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难言的诡异。

大家都不知道未来资本市场会走向何方,这有点类似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资本纷纷做出最基本的趋利避害行为一样。

等待着新秩序的重建。

而在这种时候,华国最顶级的企业冒出来一个十万亿rmb的融资计划,在整个金融圈就跟沸腾的油锅里倒进去了一滴水一样。

大家现在都有货币。

未来的财富形式到底是不是货币?

华国到底会不会搞和电力捆绑的新货币形式?

这些都是未知数的时候,能够把钱给光甲航天,参与到这个项目中,那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至于光甲航天到底要拿这十万亿来做什么,没人在意。

“我在燕京参加饭局的时候,大家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你知道他们怎么说吗?

一开始老吴,红杉的老吴说,早知道当年无论如何几个哥们一起组局去投光甲航天。

然后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聊这些年错过的顶级项目。

最后有一哥们,提了嘴,说要是早知道,最应该做的难道不是把女儿嫁给陈元光吗?

女儿能嫁给陈元光,都不是钱的事情,而是获得了现在、未来以及更遥远未来的船票。”方慧宇调侃道。

陈泓邑听完后显然对这次他没参加的饭局颇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