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四四章 巴布亚岛(1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751 字 3个月前

“孟百跃这个人做事情很踏实,执行中枢的决策也非常坚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实干官员。”董瑾道。

华族官员的简历和工作状况基本上都在董瑾的脑子里。他的年纪虽大,但是记忆力非常好。

而且董瑾这个人基本上不与人来往。在华族内部是一个孤独的宗亲派。

“这样吧,将孟百跃调到湖南,让王资雨去江西,这家伙油滑的很,正好去对付江西的士绅。”

江西自明清以来就江南最富庶的地方。但是江西的富庶并非是草民的富庶,而是江西的士绅阶层比其他任何地方的都要富裕。

董良与董瑾商量新控制区总长的初步人选。

这是两人之间的密谈,正式的名单,董良肯定还是要拿到复兴会的理事会上去讨论决定。

新收复的省份,行政总长同时还是当地复兴会分会会长。

而复兴会的内部架构董良一直都在完善。

一个执政的党派要想真正建立健全不仅仅需要周密的规划,同时也需要时间。

现在又要到年底了,今年的复兴大会上,董良又会有什么重磅的决策。

华族高层的每一个人都在关心这个问题。

广州城,总署衙门。

此处本是满清广东巡抚衙门,其并非是城内最大的府衙。

最大的广州将军府现在交给了广州大学堂使用。

广州的学者陈澧成为了学部的总长,作为教育比较发达的地方。

广东人对他的工作比较支持,这里不仅仅创建了官办的广州大学堂。

另外还有一些书院改制成为新式学堂,当地的商人也出钱出力促进新学堂的创建。

广东一省一下子就注册成立了十五家大学堂。

其中一些纯粹就是私立学校。比如十三行的行首伍家就在黄埔建立了黄埔船政学校,专门培养航海和船政人才。

学校的老师都是伍家聘请,不仅仅有华族的老师,伍家还通过自家的海外关系聘请了一些洋人教员。

学校的毕业生伍家会优先聘请。

苏家则在新安,就是后世深圳的位置,创立了广东农林学堂,专门研究各种农业技艺。

苏家投靠了董良之后,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海商,变成了集合种植、海运、粮食贸易、食品加工为一体的大粮商。

而且苏家提前布局了橡胶种植园。虽然最初的橡胶树还没有产胶,但是苏家却依然处处拿地建造新的橡胶种植园。

苏文灿完全不在意别人的冷言疯语以及家人的劝说。将所有的家产都投到橡胶产业上。

苏文灿相信自己的儿子苏达,也相信董良。

董良跟他说过,只要将这个产业坐大了,苏家世世代代都能够从中受益。

而且橡胶的投入周期长,只要苏家入了行,其他人再想追赶就很难。

而且苏文灿也知道,华族自己也在大规模地种植这种神奇的树木。

既然改行搞种植,也不能没有自己的人才。

以前的人种地都是靠经验,但是华族大学堂推广了实验教学。

通过样本对比实验,不仅仅可以用于研发新材料,制造新设备,同时也能够改良农作物,探索农作物增产的新方法。

像伍家、苏家这样的商人才算是真正的大商人,他们愿意将钱投到看不见效益的领域。

他们不会只注重眼前的这点小利,而是会做出长远的规划布局。

王资雨正在府衙的书房中会客。

现在的总署衙门并非是王资雨的专属衙门,广东行省的行政总署下面还有十二个司,各司有自己的长官,他们分别分管民政、司法、教育、农林、商业、治安等十二项工作。

正所谓各司其职。

广东出了王资雨这个总长兼复兴会会长,下面还有复兴会广东分会的秘书长,副会长若干人。

总长下面一般还有三到五个分管副总长,他们有时候会兼任一些司的司长。

王资雨这个人非常擅长与人打交道,在总署内,只要他提出的意见都能够顺利通过。

从东番岛到广东,虽然是平调,但是王资雨知道自己被重用了。因为在当时,广东对华族的作用仅次于福建。说明元首对自己的工作是认可的。

他到了广东之后,一方面极力促成改革,另一方面与广东的商人阶层加强合作。

福建是华族的中心,那里建立了大量的国属企业,因此距离中枢更近,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广东最有价值的是当地的商人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