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如此一来,吐蕃人用了四个月,直到十月底方才走进入了剑南道的疆域。
随后,吐蕃人便遭到了大唐军民的顽强抵抗。
首当其冲的是雅州刺史刘泽邦,他率领三千州兵与民间自发组织的三千义兵层层抵御,先在山谷设伏,随后据守康定河,最后死守雅州。
刘泽邦以六千人阻挡十万吐蕃人,苦战一个月,最后箭尽粮绝,城内仅剩的一千唐军两千义军全部殉国。
一个月的攻坚下来,让吐蕃人也付出了阵亡八千的代价。
“这些唐人又何必呢?你们的皇帝都把剑南割让给我们吐蕃了,为何你们还要白白送命?”
唐军的顽强抵抗,让吐蕃主帅乞力徐头痛不已,同时质问杨洄威望何在,为何唐朝的军民都不买你这个丞相的面子?
杨洄耸耸肩,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他娘的,自己作为使者出使吐蕃长达半年了,被你们扣在军中不让离开,还埋怨我们唐军不服从朝廷命令?
杨洄不止一次想要逃离吐蕃军队,但被乞力徐派人死死盯住,一直没有找到逃跑的机会。
十二月份,吐蕃军队在经过补充之后继续向成都挺进,并派出使者联络李公甫。
让乞力徐欣慰的是,李公甫表示承认雍王杨洄与吐蕃赞普签订的盟约,愿意把益州以及自己控制的地盘割让给吐蕃,两军联合反攻长安朝廷。
“哈哈……你们唐人还是有守信之人嘛!”
乞力徐喜出望外,催促吐蕃大军继续逼近成都。
更让乞力徐高兴的是,李光弼率领的军队被蜀军阻挡在剑门关,难越雷池一步。
“剑门天下雄,有一万人马镇守,便是十万唐军也过不来。”
杨洄如是安抚乞力徐,“我军目前已经进入了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再有五百里就可兵临城下。”
随后,十万吐蕃军在邛州各县不断遭到阻击,每天能走三四十里就算烧了高香,邛州刺史李皓更是率州兵放弃州城打游击,袭击吐蕃军队的粮草。
就在这时候,在成都翘首以待的李公甫接到了惊天霹雳一样的噩耗,李瑛诈死引诱李隆基入围,八万洛阳军全军覆没。
这让李公甫在心里不停地咒骂猪队友,对洛阳朝廷的前景感到悲观,并派遣大量斥候刺探洛阳的战事。
十二月中旬,长安军进入洛阳,武氏政权覆灭。
这让李公甫彻底绝望,决定率部投降吐蕃人,并派出三千人马前往邛崃袭击唐军,接应吐蕃大军进入成都。
对于李公甫的决定,这些蜀军极为矛盾,甚至阳奉阴违。
之前为洛阳朝廷效力,大家依旧是唐军,还是大唐的健儿。
现在洛阳朝廷灭亡了,李公甫不仅依然反抗长安朝廷,竟然还要投降吐蕃人,这不是妥妥的卖国贼吗?
就在这时候,新年来临,成都暂时从紧张中松弛下来,全城共贺佳节。
这个时候,李光弼已经率领两千八百精锐,悄悄逼近成都,并在丛林之中隐匿休整了四天,只等大年三十的晚上奇袭成都。
阴平小道崎岖险峻,猿猱难度,鸟雀愁飞。
尽管李光弼率领的三千精锐都是精挑细选,但在路上依旧因为非战斗性减员折损了将近两百,来到成都附近的时候已经是疲惫不堪。
经过四天的休整之后,这支军队又恢复了精神,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奇袭成都,一举杀进城内,俘虏了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公甫。
被五花大绑的李公甫面如死灰,询问李光弼道:“你不是被挡在剑门关吗?到底如何来的成都?”
李光弼大笑:“你白白坐镇成都六年的时间,对于巴蜀的历史一点也不研究吗?不知道邓艾偷渡阴平,奇袭绵竹关的事迹?”
“我在绵竹关部署了三千守军,为何不知你偷渡阴平?”李公甫一脸不甘。
“哈哈……你可真是食古不化啊!”
李光弼放声大笑,“那是五百年前的故事了,在这五百年的时间内,巴蜀大地的江河又冲刷出了几条道路。
虽然崎岖坎坷,但却可以直达成都,所以我带着将士们来到了成都,在大年三十的夜晚来给你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