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工业4.0?不好意思,我提出来的!(1 / 2)

“工业4.0”是得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于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前瞻性概念。

如今,郝强不知羞耻地将其据为己有。

现场有Y视电视台在场,若真播出,恐怕会误导公众认为这是郝强原创的概念。

考虑到这一概念可能超前于当前实际,郝强谨慎阐述:

“纵观人类历史,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可视为前三次工业革命。

如今,随着人类网络的迅猛发展,我们即将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这次革命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以生产的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和机器自组织为标志,我将其称为'工业4.0'。”

察觉到在场领导们听得入神且频频点头,郝强意识到可能有人难以理解,有可能装糊涂,于是举例说明:“以我们公司的汽车销售和生产为例。

我们开发了一款未来汽车app,消费者可通过智能手机下载使用。

通过这个app,顾客可以下单购车,包括选择车身颜色等个性化配置。”

“一旦顾客确认订单,我们的智能工厂即刻接收订单信息。

系统会自动分析并统计所需材料、数量和型号等。

这些数据随后会传递到智能工厂的各个生产环节,实现高效精准的生产流程。”

郝强指向一处工位上的液晶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各类生产信息。

他继续解释道:

“通过这套系统,工厂能实时掌握市场动态。

顾客下单后不久就能收到智能工厂的反馈,了解生产进度,甚至可以预知何时能拿到自己的新车。

要实现这种高效率和实时性,还需要配套的智能物流系统。”

“此外,顾客提车后,可以通过我们的'未来e充电'app轻松找到超级充电桩,为爱车充电。

'未来汽车'app则提供全方位的后续服务。

简而言之,工业4.0是在工业3.0的基础上,融入了网络数字化管理,实现了更高度的智能化,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库存和生产成本,缩短资金周转周期。

目前,我们正在不断完善这套智能系统。”

大领导听后赞叹不已:“原来如此,没想到你们已经走在了前沿,非常难得。”

其他随行人员也对工业4.0有了初步认识。

郝强不仅提出了概念,更是在公司内部试行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绝非纸上谈兵。

前沿概念易提出,但要付诸实践并见效,难度极大。

郝强转而说道:“领导,我们公司目前想实现工业4.0,还是有许多不足的。

整个系统的运转依赖于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这就要求一线做好精确的统计工作。

比如,如果顾客不通过我们的平台下单,智能工厂就会缺失这部分数据。

这个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人工补全也行,最棘手的是库房管理。

另外,系统的性能还受制于智能手机、网络技术、芯片等外部因素。

数据量越大,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就越高。

虽然目前有不少不足,但这套系统已经为我们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

等过几年,随着芯片性能提升后,我们的工业4.0也会更加完善。

但想达到智能化生产,这条路还非常远。”

大领导听完后,对这个工业4.0更加有兴趣了。

在焊接车间,他观察到工人基本不参与,主要起着监督的作用。

“郝总,以我国现状而言,您认为全面实现智能制造需要多长时间?”大领导提出了这个深具洞察力的问题。

作为行业专家,郝强对此必然有独到见解。

领导此问,正是想听听这位成功企业家的专业分析,而不是理论派的回答。

郝强沉思片刻,谨慎地回答道:“领导,依我之见,

智能制造的普及速度在不同行业间会有显著差异。

标准化程度高的行业更容易实现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