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神儿稍好上一些,她又琢磨起来了,“门窗都得定一定的,窗户纸也得糊上,夏日天气热,穿得薄没事儿,冬日里得备上几身厚些的御寒才好过冬。”
说的是给育养院准备的。
这些好衣裳好料子的,在有钱老爷眼里的旧衣了,想仍就仍的,但多少人都买不起一身的,这些旧衣裳也给送过去,哦,还有平日可以喝一喝的汤药也得给备上,天热可以喝消暑的,天寒可以喝甚姜汤甚的,都是便宜的东西,值不了几个钱。
脑子里转过了不少,但还得根据育养院的实际情况再做安排,喜春先给安排了两样,命人帮着先把门窗给钉上,免得倒下来砸到人。
等回了府后,她把家中几个的衣物都给理了理,旧衣就打包在一处,周秉的衣裳大,可以改,她的和几个小叔子的,收拾了不少出来正合适。
育养院里老弱妇孺多,平日做些轻便活计,跑个腿儿的,到手的铜板不多,尤其还得养着这么大一群,每日的吃喝就是一大笔开销,喜春叫人给钉了门窗,又送了旧衣去正好解了他们的难题,在黄夫人那里定下的糕点送去的次数不多,袁婶子不喜收这些,觉得太铺张浪费了,旧衣旧物的倒是不拘。
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病。
壮年身子结实,大病小病抗一抗就过去了,但老弱妇孺不行,抗一抗就是要命的事儿,大小日子,严寒暑夏,不注意就要染上一场病,为此没少上医馆求药。
喜春直接带了袁婶子去了宁家药铺。
白日里的宁家药铺没两个人,进门寻药的都知道踏进这里的都是男子,骤然见了几个女子登门儿,吓得顿时躲到了里屋去。
宛若是惧怕登徒子的模样。
宁为急匆匆把人拉出门儿,“这里是做甚的,你一个小娘子怎敢跑过来的?”
喜春头一回来,还四处看了看,觉得他们宁家药铺装得有模有样的,她正经的:“管他做什么的,总是光明正大做买卖的就行。”她拉了拉宁为的衣角,把育养院的事儿同他说了说,“二哥,育养院里老弱妇孺多,铺子上的那药丸子正能解决那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回头袁婶来的时候你再给她便宜两分,也好叫他们都吃得上药的。”
街坊四邻都知道铺子是看甚病的,但平日摆在外边瓶子里的药丸子确实是好东西,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拿上两颗,喜春这回也是带袁婶子来认认人。
宁为制药丸子本就是为了传名声儿,不靠着这个挣钱,没犹豫就应承下来,又说,“我这里只能看看小病,大病可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