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番的大战,让李然麾下兵将也死了不少,战死大约六千人左右。
这还真是算他从平顶山带出来的兵将。
另外还有并州的青壮,也战死了不少。
之前那两万人,其中将近五千人战死。
这些青壮,大多都是独身一人,亲人都被鲜卑人杀死,无处可去,求着留下来,留 在军营。
大约有一万五千人留了下来。
像局阳县的青壮,则是被李然遣返了回去。
没死的,给些粮食,再给些钱财。
这些青壮毕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帮着李然,不意思一下,李然都觉得不好意思。
战死的青壮,则是发放抚恤,按照朝廷标准的两倍发放。
包括定襄郡的青壮,也是如此安排。
之前刘宏确实答应过李然,并州的青壮,可以任由李然招募。
但李然跟贾诩商量了一下之后,还是决定,现阶段暂时不能大规模征兵。
一个是压力太大。
平顶山的百姓,总共还不到二十万。
田地也不算太多。
就算是加上生意,养着六万兵马,已经是极限,再多的话,李然怕平顶山也吃不 消。
虽说上党郡也在他的控制范围。
但在刘宏没死之前,还是跟上党郡有点距离感比较好。
不然,被刘宏怀疑,再把杜儒这个太守给换咯,那才糟糕。
再一个,征召太多的兵马,会让朝廷,会让刘宏忌惮。
与其被怀疑,还不如安分一点。
六万兵马,朝廷也不会太害怕。
毕竟单一个皇甫嵩,手中的兵马就超过十万。
洛阳也有着超过五万的兵马。
李然在边境,也不会产生什么威胁。
现在要做的,就是安稳发展。
广积粮,缓称王。
这天,荀攸找到李然。
“将军,我有点事情找你问问,还请将军实话跟我说。”
荀攸特意找了一个只有李然单独在的时候。
就是想跟李然单独聊聊。
“公达,不要客气么,有什么事情,你只管问,知无不答。”
“将军,你是不是打算造反,打算自己称王?”
荀攸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李然惊讶问道:“公达,你怎么会这么问?”
“将军,你跟文若的事情,我都已经了解,他都跟我说了。”
“你不将战马上交给朝廷,并且还让文若去建立养马场等,你糊弄糊弄荀或还行, 但你骗不了我,你绝对不会将任何东西交给朝廷。”
“所以,我猜测,将军是想要自立为王。”
荀攸确实是个聪明人。
而且还是个不喜欢说话,只喜欢自己琢磨的聪明人。
自从抵达雁门郡之后,荀攸就基本上没发表过意见。
开会讨论任何事情,荀攸都是旁听,不发表任何意见。
基本上都是李然跟贾诩两人决定。
但这并不代表荀攸弱。
其实,荀攸只不过在藏拙,也是用这段时间来观察李然跟他的班底。
李然也特意跟贾诩嘱咐过。
让他多跟荀攸交流交流,看看他到底怎么想。
测一测荀攸的深浅。
但可惜的是,贾诩跟荀攸算是朝夕相处了月余,硬是什么都没有套出来。
荀攸的闭言大法,简直无解。
毕竟没人能撬开他的脑子,看看他到底在想什么。
李然倒是没想到,荀攸今日竟会主动询问。
“公达,你也太看得起我李文轩了,手中不过六万兵马,哪里敢自立啊。”
“敢自立为王,朝廷分分钟能拉来二十万大军,把我灭咯。”
“我是不打算把任何东西给朝廷,但我也没打算造反。”
“我毕竟出身低微,没有任何背景,在洛阳,又树敌良多,我这么做,只不过为了 自保而已。”
“真要是把所有东西交出去,我怕是第二天就横死街头。”
荀攸点头。
“将军的策略是对的,手中有兵权,有财富,就万事无忧,进可攻退可守。”
“真若是天下有变,自保足以。”
“将军,我自觉在雁门关也无事可做,不如就先行回洛阳吧,吃闲饭,会被人嫌弃 的。”
李然一把拉住荀攸。
“公达,这是何意?谁敢嫌弃?我非要砍了他。”
“你虽然为我出一计,谋一策,但我早就知道你的才华。”
“你我相处多日,也应该知道我的为人如何。”
“公达,若是你觉得我不可辅佐,不合你的胃口,你尽可离去,我绝对不会阻拦。”
“但若是觉得我这人还行,还算凑合,还能凑合着辅佐辅佐,你就留下,日后,定 然有你发挥才华的地方。”
开啥玩笑呢,二荀谁都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