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风把亲家您吹来了?”贾父抬手一拱。
“呃,就是路过,顺便过来瞧瞧,你这身体可好?”赵父也拱手行礼。
“托您的福,吃得下睡得着。”贾父将亲家领进屋。
“对了,你家老二要科举考试了吧?这次可有把握?”
等下人将茶端上来,贾父就迫不及待的问。
“那肯定没有问题的,当初就有高人给他算过命,说是文曲星下凡,能中状元呢!”
赵父谈到二儿子,满脸都是骄傲。
“亲家,我真是羡慕你,有那么几个有出息的孩子!”贾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嗨,我们谁跟谁,我儿子就是你儿子,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真的?那将来老二考取了功名,可不要忘了我这个亲家啊?”
“肯定不能忘!亲家,不瞒你说,供我这个二儿子,我真是费劲了心思啊!”
难得有个人可以倾诉心里的苦楚,赵父忍不住将自己的血泪史,给贾父讲了一遍。
“亲家,你是不知道,供养一个读书人,需要花多少钱?”
“不怕你笑话,就这阵子为了秋试,给孩子花的银两就有一千两!”
赵父说到这里,忍不住抹了一把眼泪。
“钱算个啥?那是有钱都买不到一个有出息的儿子!”贾父拍拍赵父的肩膀。
他不缺钱,可惜缺个好儿子。
“这钱啊,我替亲家出了,只要你家老二将来有出息了,不要忘了我们贾家就是。”
说着,贾父着人取来五千两银票,递给赵父。
“如果不够,只要亲家你说一声,我立马差人给你送过去!”
赵父捧着五千两的银票,手都在发抖。
他的原意不是来要钱,是想让亲家劝一下大儿媳,从公中拿五百两平了二儿媳的嫁妆钱。
他没想找亲家拿钱,现在他怎么有种,将二儿子卖出去的感觉?
赵父捧着银票,晕乎乎的被贾父送了出来。
直到他走进家门,还没有想明白,事情怎么歪到一边去的?
贾父给了银票后,想到女儿的骄纵脾气,托人给女儿带了话。
意思是让她一定要将赵景炎供出来,将来他们贾家的事业全靠赵景炎更上一层楼。
顺便,也说了,他给赵父五千两银子的事情。
贾明珠收到父亲的口信,怒火中烧。
从她嫁进门后,就看明白,公公婆婆非常偏心这个二弟。
一家人只有赵景炎穿的绸缎,她的丈夫每日在外辛苦赚钱,穿的都是普通的棉布长衫。
丈夫和公公赚的钱都拿来供养二弟读书,其他人都节衣缩食。
偏生这个二弟并没有感恩之心,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
别的学子尚且知道抄书赚取日常用度,可是二弟整日不是读书,就是和同窗应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她刚进门的几年,也是想着忍忍,将二弟供出来就好了。
直到有一次,赵景炎找她支取五十两银子,说是看中了一个砚台。
五十两?公公和丈夫辛辛苦苦做工一个月,月银才只有四十几两。
贾明珠便劝说二弟换一个别的砚台,换来的却是二弟的反驳。
说她一个内宅妇人啥也不懂,那个砚台如何的难得,只有它才配得上他的身份。
她当时就忍不住问了一句,二弟是什么身份?
结果赵景炎就拿起手里的茶盏向她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