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的礼仪、日期,都要由宗正寺、礼部、钦天监来办,他们是专门干这个,不必担心疏漏的问题。而且,李承乾特意从内府中,拨出了二百万贯,专门用于太子的大婚所用。
程知节与李承乾打交道二十多年了,他是清楚的,陛下一向节俭,在自己身上从来是不花大钱的。他和皇后大婚的时候,朝廷不过花了区区五十万贯。现在,一下子就拿出这么大一笔钱,足以看出他对程家的态度,程敏的看重,程知节叹了口气,拱手谢过陛下的恩典。
“别谢朕,朕给自己的儿子办婚事,花多少钱都是应该的。”
“啊,一晃真快啊,象儿都大婚了!朕都感觉自己有点老了!”
哈哈,“陛下,你正直壮年,还不老!老臣看,你在做四五十年的皇帝,也不是问题啊!”
这老东西,就是会说话。做皇帝的,谁不愿意千秋万世的做下去呢?不过,李承乾与其他人不一样,他呀,只要随心、尽力就好。
如果有一天,他干不动了,就效仿高祖、上皇,把皇位传给太子,扶上马、送一程,对社稷,对太子都是好事。
程知节清楚,这种话,皇帝是不会跟别人说的,跟他说,只是因为他是太子妃的祖父。是啊,李家的皇帝,都有气魄,不贪恋权位,愿意为儿孙造福。他是从玄武门走过了老人,他当然是知道的,宫闱之变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而上皇和陛下,选择这样的继位方法,并形成永例,那父子、手足相残之事,便不会再消失了。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这是人最大的缺点。每次人为地造成灾祸之后,人们可能会记住一阵,可慢慢忘却,之后还是重犯之前的错误。直到再一次犯错,重复之前的错误,不吸取教训。所以历史总会周而复始的发生。
为什么会如此呢?就是因为人太自大了,只是觉得自己足够聪明,以为自己可以幸免。说白了,心存侥幸心理,认为那些倒霉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这种侥幸心理作祟,才会一步一步,让自己走向前人的老路。
但李家,要跳出这个圈子,就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比如皇权的传承,而想要皇权平稳的过渡,最好的方式就是两代帝王在活着的时候交接。
“陛下,老臣有时候真觉得,你不是个杀伐决断的帝王,而是一个看穿历史、人心的学者。”
“如果你不是做皇帝,老臣相信,你会成为一个跟孔子一样的圣贤。”
李承乾呵呵一笑,摆了摆手:“过誉了,朕没有你说的那么好,朕就是希望,大唐的江山可以千秋万代。”
“至于朕,甘愿做子孙的垫脚石,就算是千夫所指,遗臭万年,朕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程知节对李承乾伸出了一个大拇指,过去他一直认为皇帝是靠军权、财权,才稳稳抓住储君的宝座,进而君临天下的。
但今天,他必须说,皇帝能守住他的位置,不是靠军队,也不是数不清的钱财,而是气盛!因为他跟上皇一样,都可以站在历史上看待问题,就这一点,李泰输的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