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父王仿佛能看穿一切的注视,朱瞻基只僵持了一个呼吸,就败下阵来,老老实实道:
“二叔,三叔,还有太……”
当听到前两个名字,朱高炽是惊讶中,带着古怪。
万万没想到,这叔侄三人,以前还是一副水火不容的样子,如今却好到这般地步。
都同流合污,狼狈为奸了……
只是。
当那个“太”字一出,朱高炽心中一慌,立马捂住了朱瞻基的嘴,说道:
“嘘!别胡说八道!!”
“那人如今刚回到十万大山,教化妖族,岂会行这等阴谋诡计之事!!”
朱瞻基面庞上浮现出一抹忧愁,后退了一些距离,这才说道:
“父王啊,难道您还没看明白吗?”
“有那个【把柄】在手,我们父子二人,还有二叔,三叔他们,只能是一条路走到黑了。”
“算计魏朝一事,曹丕是棋子,唐高祖是棋子,可儿臣又何尝不是棋子呢?”
“幸好,虽然朝中派系林立,但那些人,还是不敢太肆无忌惮。”
如今大明朝堂上的派系多到什么程度?简直可以说是,比乱世还要混乱。
其中,最为强势的,自然是太祖一派,太宗一派,可在这两派之下,又有许多小派系。
如最近朝堂上新出现的太子一派,还有,皇子一派。
太子一派,自然是以淮西勋贵的儿孙为主,聚拢在太子朱雄英身旁,鞍前马后。
那皇子一派,就是与朱允炆交好的文人。
想到那皇子一派,绕是朱瞻基,也有些膈应的慌。
说什么大明一朝既然已经踏入了修行,就不应该墨守成规。
什么立嫡立长,就该统统废除,改立贤。
偏偏,这一套歪门邪说,还真让不少臣子都信服。
朱高炽瞧见逆子的神情,这才明白过来,自家儿子所背负的压力。
叹息道:
“瞻基,既是太子的吩咐,那我等也只能照办,不过,为父会将此事,禀报给兴宗陛下……”
看到朱瞻基惊坐而起,朱高炽难得硬气了一会,训斥道:
“给为父坐下!”
“太子胡闹,你们也跟着胡闹?”
“此事一旦闹大了,万一你们被推出去当了替罪羊怎么办?”
“只能舍了为父这张老脸,在兴宗陛下面前,给你们求一道免罪金牌了。”
说罢。
朱高炽站起身,一摇一晃的离开了密室。
朱瞻基想要搀扶,却被一把推开,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离开。
……
过了半个时辰。
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兄弟二人找上门来,三人依计行事,给晋朝的臣子传信后,回到了汉王府。
此时,明月高悬。
朱瞻基想了想,还是将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说了出来,问道:
“二叔,三叔,依你们之见,我们明日是按照原定计划行事?帮曹丕?”
“还是,干脆釜底抽薪,让唐高祖再背一个杀曹丕的黑锅?”
太子给他们的吩咐是,分化,拉拢其他朝代的臣子,皇子。
若是有能收伏的,就通通收服。
可自己父亲要将此事禀报给兴宗陛下,朱瞻基等人就不得不考虑后续的影响了。
汉王朱高煦瘫坐在一座,金光闪闪,威严古朴,与摆放在奉天殿上的龙椅,一模一样的龙椅上,随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