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着诚信经营的好名声,青家杂货铺生生意日渐兴隆,生意父传子子传孙,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扩大,很快青家便在清原县城冒了头。
难得是,青家发达之后,没有学那为富不仁的人家。相反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灾年施粮,只要是有益乡里,青家必不吝惜,是远近闻名的积善之家。
前朝景帝微时,便曾得青家救助。后来景帝龙腾九州,手掌江山,感念青家恩义,御封是时家主青德公恩义伯。
虽只是个恩封的爵位,不入朝不议政,手里没有半点实权,虚衔一个,却也足够让青家一跃成为清原县第一家。
受封伯公之后,半尝入仕的青家更注重将子孙往仕途培养,大兴族学,遍访名师,族中子弟也刻苦进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百余年间,青家接连出了四位进士,七位同进士,十五位举人,授官入朝者二十位,最高官拜一品大员。
那是青家最风光的时候。
在那之后,青家便败了。
奸佞构陷,末帝偏听偏信,青氏一族凡七龄上男儿被尽数流放,八十七人一去无回。
青家元气大伤,江河日下,从此避居清原。
到元武帝振臂高呼,推翻前朝,建立新朝时,时间整整过去了三十二年。
彼时,祖父三十八岁。
当年青家蒙难时,他还差三个月才年满七岁,这才得以保全。
他十三岁从太祖母手中接过家主位置,一门心思扑在家业经营上,帮助青家重新坐稳清原第一家的位置。
可一个小小县首家,又哪能与清贵的文仕之家相提并论?只是罪臣之后的身份,早注定了他科考无望。
及待前朝覆灭,新朝建立之后,祖父仿佛又重新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
他将这希望寄托在当时年幼的父亲身上。
初时父亲还算争气,顺利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考取了秀才功名。只是从那之后,便再难进一步。
祖父三年复三年地期盼着,可惜直到他去世,也没等能等到心愿达成的那一日。
青晗望向悬挂着的祖父遗像。像中的他端坐太师椅之上,目光锐利,威仪天成。
她朝着遗像恭敬地拜了三拜,“祖父。”
前世家灭,又逢灾乱,她年纪尚幼能力不足,能保有的只剩下这幅肖像。二十多年,她一直将它带在身边。
世道艰难,她一个女子,带着弟弟求存,自是困难重重。只是弟弟天生不足,许多事情说了他也听不懂。
每每这个时候,她便只能对着祖父的遗像诉说苦楚。可以说,是祖父陪她熬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
青晗觉得自己与祖父二人的命运竟出奇的相似。
他们都年幼便遭巨变,背负同样沉重的责任,也都为此呕心沥血、幸苦栽培,但悲惨的是,两人最后都是抱憾而去。
不过,她大抵比祖父还幸运一些。
小侄儿钟灵毓秀,来日可期。而承载着祖父全部希望的她父亲,却是浑浑噩噩,弥足深陷。
想到这些,青晗神色变得异常凝重。
她在祖父灵前立誓,“祖父您放心,晗儿必会竭尽全力,将父亲拉回正道,守护家人,振兴青家!”
(/37059/37059080/48131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