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贺嬷嬷的指点,上下溪村的村妇们终于也能摇着纺车,缫出银亮柔长的蚕丝来了。
为了便于指导,缫丝的地点暂时便选在孟保柱走后,空出来的小院里。
这事是孟老庄头主动提出来的,反正小儿子已经妻离子亡了,留着小两口从前的新房还给人添堵。不如借了做织房,人来人往的添上些新气象,还能让人好受些。
看他心诚,夏珍珍也就由他了。
于是,老孟家很快就传出嗡嗡的缫丝声。
这可能是上下溪村最美的声音了,就连孩子们经过的时候,都会自发的放轻脚步,不再打闹喧哗,因为连他们也知道,那声音代表着过年的新衣服,一管好写的新毛笔,餐桌上的肉,和更有希望的生活。
“哎,小孩儿,你们村也有人缫丝?”
这日,村中又响起熟悉的嗡嗡声,忽地一个外来的陌生男子勒住骡子,向一个刚刚上山砍柴回家的小男孩打听起来。
小男孩骄傲的昂着头,“是又怎样?”
陌生人笑嘻嘻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那你告诉我,你们村养了多少蚕,这钱就给你买糖吃。”
小男孩没有见财起意,反而警惕的上下看他一眼,“你问这个干什么?”
陌生人一脸精明,“若你们村养得多,我也能跟你们做生意啊。”
小男孩有些犹豫起来,“那你去找我们二奶奶吧。”
陌生人忽地惊喜起来,“可是宁家二奶奶?姓夏的?快带我去!”
然后,当陌生人给小男孩领着进了宁家门时,正好看见孟老庄头拿着一束雪白银亮的蚕丝,跟夏珍珍商议着什么。看宁芳在旁边写作业,他先喊了声二姐儿。
宁芳抬头一怔,“赵小二?你怎么来了?进来说话。”
赵小二摇头道,“我刚打柴回来,身上脏,就不进来了。这人是我路上遇到的,说是你家亲戚,你认识不?”
宁芳顺着门帘一瞧,不认识,上次去夏家也没见过。
倒是夏珍珍闻言转头,吓了一跳,“四哥?你怎么来了?”
夏明达嘻嘻笑着,先摘下帽子,“当然是有好事。不过这好事可不能白说,赶紧让大侄女倒茶来!”
只可惜他这个关子白卖了。
因他话音刚落,就有宁四娘从镇上派来的家丁,跑得浑身是汗,一路高喊着跑进来报喜。
“二奶奶,恭喜二奶奶!二爷中了,我们二爷中了!”
孟老庄头惊得连手上蚕丝掉地上都没觉察,还是赵小二心疼得赶紧跑进来捡起来,这可是一两银子呢。况且这蚕丝织得多不容易啊,他娘都不知在家念叨过多少回了。
却只听孟老头颤着声音问,“真是我们二爷中了?中进士了?”
“正是!”夏明达赶紧插话,也不要茶了,先当起报喜鸟,“恭喜妹妹,以后可是进士夫人了。我去金陵谈生意,恰好看到衙门跟前贴出黄榜,上面可是清清楚楚写着妹夫中了二甲十四名进士,可是咱们今年应天府的第一名!我一看,高兴得连生意都不做了,一口气赶到你这儿来报喜了!”
二甲十四名?
宁芳扳着小指头一算,天!
要知道一甲可只有三名,那她爹岂不是整个大梁朝的第十七名?这成绩也太好了吧?
确实值得高兴!
“恭喜二奶奶,恭喜二姐儿!”
孟老庄头高兴得哟,连蚕丝也顾不上了,赶紧就要去杀猪杀鸡,酬神祭拜,还问要不要去山神庙那里烧烧香。
宁府来的家丁趁空灌了杯茶,忙道,“金陵那边昨儿来报了喜,夫人便在家准备酬神祭祖之物了。说等接了衙门正式的喜报和亲戚们的贺礼,过几日就到乡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