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还礼(1 / 2)

富贵芳华 藕花 1129 字 4个月前

宁芳这一语双关,当然表明的也是宁家的态度。

万大有听得更加满意,挥手摒退了下人,“姐儿是个聪明人,我就不在你跟前兜圈子了。如今圣上把我派到金陵来,自然是要我好好当差的。可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有心报效皇恩,又怕自己有力却使不上力,更怕使错了力,当然要寻个熟知本地事务的人来帮忙。这不,可巧就认得了姐儿。宁家在金陵多年,又是书香门第,所以我这不就厚颜求上门来了么?”

宁芳故作天真道,“公公过奖了,要说在金陵有门第又有家世的人家,可不止我们宁府一家。”

远的不说,魏国公府就比宁家与皇家的关系亲近得多,为何不找他们,却找上宁家呢?宁家愿意合作,但也想知道其中的缘故。

万大有多精明啊,立即听懂了,嘿嘿一笑,“有门第又有家世的人家虽多,但能投缘又信得过的却是少见。姐儿聪慧,咱们也别兜圈子了,我实说了吧,正是英王府的三公子指点我来的。”

这个宁芳早有预料。

可这位公公嘴上说不兜圈子,可说话还说一半留一半的。想想他日后掌管着织造局,宁芳索性如实说了,“既是三舅公有话,公公不妨直说。料来我家情形公公都晓得。虽新近养起了蚕,但也只是赚几个小钱,丝绸买卖还是包给旁人做,做的也只是素绸那一块。若有什么不妥当,还请公公多多指教。”

好爽快的机灵孩子!

既痛快点出自家在做的丝绸生意,但也说明宁怀璧并没有违反禁令,身为官员却去从商,而是把丝绸买卖包给“旁人”在做。

至于是包给哪个“旁人”在做,做好了又要怎么分,既然大面上过得去了,谁又会追究这些细节呢?

万大有从宁芳话里基本探明白了宁家态度,便也不再藏着掖着了,“指教不敢当,不过有些小小建议而已。劝课农桑一向是皇上看重之事,府上能想着让庄户们在耕种之余,再多养些桑蚕,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料来无碍。至于包了你家蚕丝之人去做素绸,眼光也是不错的。既避开了与官府相争,又有利可图,只唯有一点,恐怕欠缺考量。”

看他故意卖起关子,宁芳立即打蛇随棍上,“愿听公公指教。”

万大有道,“那人虽想的是专精素绸,好做民间市场。怎忘了乡人劳作辛苦,难有时间刺绣?倒不如在素绸上织些简单吉祥花色,只怕更好销些。”

这事宁芳早听夏明启说过,说等家中素绸打开市场,便要寻些能干巧匠设计几种花色来织,可如今听万大有所言,他似乎有这门路?

“公公所言极是,可与我家合作之人也是才入行,能做好素绸便极不容易了,哪敢贪心?”

万大有笑道,“那就劳烦姐儿回去带个话了,若不嫌弃,我倒想荐几个人来。都是宫中的老织匠了,极有经验的。只年纪大了,蒙皇上开恩给放了出来,但闲在家里又闷得慌,就想寻个营生。那些复杂的样式织不来,可若是织几个简单样子还是不成问题的。只不知与府上合作的那个‘旁人’用不用得上?”

哈!

宁芳懂了,原来这位万公公不是想把皇商生意给宁家做,而是想入股宁家的丝绸生意!

可这样好事,本是求也求不来的,就算要分万大有些利息,以他如今在江南织造上的地位,能给自家生意带来多大好处?

于是也不等回家请示,便爽快道,“必定用得上!这些大师傅既有本事,想必得是入股的。等我回去带了话,必要亲自来请人的。”

万大有顿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府上客气了。我知他们做的也是小本买卖,实在不必这么客气,能让人赚几个养老的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