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交通闭塞的时代,许多人会无缘这次恩科。因为无法获得信息,或者来不及在10日内赶到考场。
住在省城附近的秀才们,就显得很幸运了。
他们早早赶到,准备参考。
而关于“去江苏补缺”到底是美事还是祸事,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理解。
京旗子弟避之不及。
地方大族也视同鸡肋。
可寒门秀才,却觊觎的几乎发狂。
……
恩科!
录取比例高,中举了就立即授官,补知州、同知、知县、县丞一类的实缺。
战区又如何?
若不打仗,这等美事能轮到自己?
按照正常流程,得先过乡试,再参加会试,最终二甲登科,也不过派去偏远小县做个知县,然后慢慢熬。
明清两代,知县升迁难都很突出。熬到致仕的年龄都未必能更进一步。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鲁西的秀才们,或乘驴车,或步行,或坐船,发了疯般星夜赶路,目的地——济南府。
孔孟之乡的书生们谁不怀有一颗炙热的进取心。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鄙视的,
……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今年的山东恩科很不寻常。
事先没有一点兆头,乃是乾隆突然的决定。
在他决定集体抹掉江北官吏的那一天,他就在琢磨“填缺”的事。
战时,
要能人,要实在人。
京旗七窍玲珑,八面来风,实在人不多。
很快,
他就琢磨到了一个群体——寒门秀才。
这些距离鲤鱼跳龙门十万八千里的书生们,一旦授官,肯定会特别珍惜,特别感恩。
他们一定会忠诚的执行皇命。
所以,
老皇帝乾纲独断,把纪昀这个听话的奴才派去了山东作主考。
只能说,
乾隆把一切都看透了。
纪昀循规蹈矩,严格遵守皇命“简拔一批寒门小户读书人,要信奉名教,忠贞可靠”。
……
恰逢前任衍圣公孔昭焕去世,乾隆钦命其长子孔宪佩袭衍圣公,并担任副主考。
这是一种礼遇。
荣誉大于实际。
“纪大人,请。”
“孔大人,请。”
关于山东酒桌的传统礼仪问题,纪昀和孔宪佩2人进行了反复、亲切的谦让。
最终,
孔宪佩坐在了正对门的位置——主陪。
山东学政坐在了他对面,也就是背对门口的位置——副陪。
济南知府坐了叁陪的位置,广西司主事、兼潍坊煤矿总监督于时和坐了四陪的位置。
以上各“陪”,是东道主一方的。
“宾”,才是所宴请的客人坐的位置。
纪昀坐在了孔宪佩的右手边——主宾。
一位随纪昀下来的礼部主事坐了副宾的位置。
另外两位随从,则是三宾、四宾。
……
山东的座次文化十分讲究,容不得一丝怠慢。
主陪和主宾的椅子,比其他人要高出半寸。
面前的餐具也更奢华。象牙筷、玉酒杯、金筷托,彰显身份。
主陪孔宪佩先敬酒3杯,说了一些场面话。
副陪学政大人接着敬酒2杯,说的比较文绉绉。
其余陪,接棒敬酒1次,再次增进感情。
这一套流程被称为321敬酒,属于山东酒桌的标准开场白。
纪昀有些晕乎,还没吃上两口菜,酒倒喝了不少。
连连感慨山东这地界太热情了。
酒是一轮接着一轮。
……
纪昀和四陪于时和喝酒的时候,终于抓住机会。
小声问道:
“于公子,你怎么在这?”
从一进来他就很困惑,这于家公子怎么混进四陪的位置了。就凭他在潍坊搞煤矿?这也太牵强了吧。
其余人听见了,哈哈大笑。
孔宪佩连忙解释道:
“于老大人,乃是在下的泰山。于兄自然可以算东道主。”
纪昀焕然大悟,
他居然忘了这茬,这桩婚事是十几年前定下的,当时轰动一时。
自己因为触犯了乾隆,被贬到边疆熬了2年。
所以,
对于这段旧事的记忆模糊了。
“哎呀,本主考糊涂了,该罚酒。”
纪昀连喝2杯,以示歉意。
于时和也笑嘻嘻的对喝2杯,将酒桌气氛拉至巅峰。
……
这时,
2名身穿绸裙的漂亮少女端上一盘硬菜——泰山赤鳞鱼。
鱼头,稳稳的朝向纪昀。
表示对贵客的尊重。
纪昀第一个动筷子,同时对上菜的俩少女多瞧了几眼。
于时和瞧在眼里,暗自发笑,朝孔宪佩丢了个眼神。
孔宪佩立马心领神会:
“你们2个,要落实好主考大人的日常起居。”
“是。”
纪昀倒是没有推辞,他也就这点爱好,笑呵呵的接受了美意。
最后,
众人又聊了一些关于江苏战事的最新消息,并无多少担忧。
用孔宪佩的话讲:
“大清朝有的是兵,有的是银子,有的是忠臣良将。打呗。”
……
于时和相对清醒一些,
他时常能接到老爹的书信,里面表达出了他个人对“剿吴战事”的不乐观,预测这场战争将旷日持久,很可能超过三藩之乱。
于时和虽然顽劣,可知道自家老爹的眼光。
他仿造了南方的蜂窝煤,这玩意没有技术含量。
于时和早就拿到了样品,让师傅们分析仿造,批量生产毫无难度,但是推向市场颇有难度。
富人瞧不上,穷人不敢用。
民间都说煤烟有“吴”毒,吸进去第二天人就没了。
全身没有一处伤口,人还保持着傻笑。
一定是邪恶的江南蛮子在给善良的北方人投毒。
……
憨厚保守的山东人,让于时和无可奈何。
他可没这个实力让山东官府出面强制推行民间烧煤。
潍坊坊子煤矿产量巨大。
除掉供应华北的官办火器作坊、铁匠作坊、冷兵器锻造作坊,其他就没了去处。
望着堆积如山的优质煤,他多次产生了“走私”的邪念。
然而老爹不开口,他不敢涉水。相比貌似“循规蹈矩”的亲哥淮安督粮道于运和,其实他做事更谨慎。
于运和被淮扬官绅拉下水,若不是于敏中多方斡旋,这次就一起殉葬了。
乾隆还要用于敏中,不方便砍了人家的儿子,加上和珅也帮着开脱。
福长安虽然为人高傲,可出身世家,自然会看上层风向。
很快,
他就把“火烧钦差、漕粮舞弊”案做铁了,把于公子摘了出去。
【向各位军机王爷告个假,朕明日请假一天,要去魔都开个闭门会,主题是“在当今经济疲软的背景下,如何管理企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