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一千全副武装的士兵皆已吃饱喝足、整装待发。
新加入的盟军经过昨晚和今早的全肉食待遇,也终于恢复了一点精气神儿。
他们手里有人拿着鞑子的弯刀、也有人拿着不知何处搜寻来的长矛。
甚至还有人扛着一把粪叉,凡是一切可以当做武器的铁器,大都可以看到。
流浪可能会死,或者饿死或者冻死或者被明军打死。
跟着这支明军,可能会死,但更可能拿到赏银、吃到美味的肉食,更可能得到之前所不能得到的一切。
当然,能有如此这般觉悟的仍然是少数人,即使没有觉悟之人,为了活命和吃食,他们也只能跟着明军混……
“打开城门!”
卢象桐一声令下,城门被兵士们打开,不想加入盟军的汉民也扛着行李冲出城……
“放火烧城!”
卢象桐再次下令,他对这帮新晋的流民没什么喜恶,就如同建虏对大明中的闯军一样。
一队兵士扛着薪柴向城中四散开来,不多时城中数个方向便冒起浓烟。
干冷的风也是火势最强的助燃剂,可以想见,数个时辰之后,这里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
能杀的杀光,能抢的抢光,能烧的烧光……
在朱慈烺看来,评价一个民族最简单的方式,便是看他是代表着进步还是倒退。
无论先前的闯贼,还是如今的建虏,这些家伙除了破坏之外,一无是处,他们没有创造任何价值。
不要相信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不过是一伙土匪耳。
更不要相信什么满汉一家亲,如果你不想做奴才的话,不想被屠杀的话,只有反抗一条路。
这里是建奴大后方,他们留给建奴的将是一副烂摊子,你若有本事,你就把城建起来!
看着城中浓烟滚滚,卢象桐大喝一声:
“勇士们,向下一个地方出发……”
“烧光!杀光!抢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卢象桐话音未落,就被麾下如山的吼声打断……
……
这么疯狂的队伍并非只有一支,天雄军另外九支队伍和他们一样,一直在不停屠杀建奴后方散在城外的建奴和他们的族人……
在感觉兵源不足时,卢象升又派人去朝鲜调集五万人进入建奴后方猎杀。
这些年一直被建奴骑在脖子上拉屎,绝大部分朝鲜人都痛恨建奴。
打建奴八旗和正规军他们不行,可是对普通人动手,他们完全不惧。
遇到建奴平民时,这群朝鲜人,如同黄鼠狼看到小母鸡似的兴奋……
济尔哈朗率兵镇守盖州,现在已经被明军围困,代善率领几乎被打残的两红旗镇守盛京。
在得到前线失败的战报后,他急忙又派五千人去大凌河接应,此时盛京兵力已经不足。
所以听到有明军进入后方杀人放火时,他担心中明军调虎离山之计,为了保住盛京根本不敢出兵。
这样以来,天雄军和朝鲜兵在建奴后方就可以肆无忌惮屠杀建奴。
他们不会攻击大的城池,但城外建奴却难逃厄运,只要被找到基本上全部屠尽。
当然,一些只有几百人防守的小城堡,天雄军肯定会尽量破城,把城里建奴全部干掉……
……
大凌河城
“轰隆隆……”
大凌河城炮声轰鸣,浓烟滚滚……
朱成功和黄蜚率领近百艘战船,从水面对大凌河城展开猛烈炮轰,大凌河城墙很快被轰塌多处。
虽然进入大凌河的都是小型战船,但每艘战船上至少也有十几门火炮,其中还有一些发射开花弹的火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近千门火炮对着大凌河城进行一轮又一轮猛烈炮轰,这是建奴首次面对如此猛烈的炮击,给防守大凌河城的建奴造成极大伤亡……
城头上防守的建奴刚开几炮,立即被明军水师火炮覆盖,城头上建奴基本都被轰死。
城里躲无可躲藏无可藏,很多建奴双手抱着脑袋在城里乱跑,想要寻找一个避难所。
可明军战船上有很多火炮发射开花弹,无论建奴躲到哪里,总有开花弹时不时在他们躲避的地方爆炸……
历史上大凌河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明军皆以惨败收场,今日面对明军近千门火炮的轰炸,建奴好不还手之力。
凌河是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
后金想要南进,必须要清除横在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大凌河城。
明军若要巩固辽东,也必须在这里修筑防线,加固此城。
总之,这座城关乎后金的兴衰,关乎明朝存亡。这就注定,大凌河之战非常残酷。
在此之前,围绕着这座城的争斗就开始了。确切地说,从袁崇焕执掌辽东兵权之后开始的。
袁崇焕要加固,皇太极不让,前者建,后者拆,反反复复两次。
崇祯四年八月六日,后金5万大军兵临大凌河城下,大凌河之战正式打响。
由后金皇太极率领的五万军队进攻明朝辽西大凌河城的战争。
大凌河城曾被金兵多次摧毁,城池并不完整,城墙也不太坚固,正在加固之中。
不幸的是,明军还没有加固好,后金军便兵临城下。
祖大寿无奈,只好下令明军关闭城门,仓促应战。
皇太极这次攻城有备而来,打算围困明军,这是祖大寿始料未及的。
之前,皇太极攻城都是硬攻,不计代价。
就像孙子兵法上说的,如果进攻方死了三分之一士兵还没有攻下,士气低落,攻城基本没戏了。
皇太极围城不是简单的围,而是围着城池四道壕沟,更要命的是,后金军还绕着城池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大凌河城死死围住,明军想突围比登天都难。
这一招太狠了,对明军士气是沉重打击。
祖大寿做梦也没有想到皇太极会出此狠招,一看就乱了方寸。
如果城中粮草充足,守上几个月没有问题,如果这样完全可以等待援兵到来,扭转战局。
要命的是,明军仓促而来,城中粮草只能维持不到十天,没有多久,城中就断粮了。
军中有粮,心中不慌,没有了粮食,军心浮动。
这一来明军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靠援兵到来,二是投降皇太极;否则的话,死路一条。
等待援兵不现实,因为路途遥远,农民起义如火如荼,抽不出太多兵。
援兵来得少的话,只会被皇太极一口口吃掉,来多的话,不可能。
结果真的如此,从八月十六开始,明军来了三拨添油的援兵。
第一次是2000松山守军;第二次是6000锦州兵;第三次还是数千锦州兵。
他们对数万后金军来说,简直不在话下,三次援救都没有成功,被对方打得损兵折将,几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