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国的商人(1 / 2)

大秦之初,因律法严苛,加之战争频繁,娼技业并不发达。

但到了这个时期,大秦对外开拓不断,国势似乎也日渐昌盛,物质生活丰富,人们在饱暖之后,自然开始崇尚奢淫之风,技业开始苏醒。

前明时期就曾弥漫靡靡之音的秦淮河畔,在经历清虏腥臊天下的萧条之后,再次繁荣起来。

早在前明万历时期,在扬州一带,出现了大量经过专门培训、预备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轻女子,而这些女子以瘦为美,个个苗条消瘦,风姿绰约,因此被称为“扬州瘦马”。

扬州在当时是两淮(淮南淮北)盐商的聚居地,盐商当年可谓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可与皇家媲美,他们的富足由此也养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业,“养瘦马”就是其中之一,它充分迎合了盐商们变态心理需求而产生的。

到了今时,“瘦马”之名再度复起,并且顺着长江,沿着秦淮河,传至大秦各地。

秦淮河畔艳舫上的“瘦马”光是体型瘦还不行,其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必须妩媚动人,要能勾得富商巨贾们心甘情愿耗费千金来博其一笑,甚至,有些“瘦马”的行为举止,比王公贵族、达官贵人家中的深闺小姐还要文雅典致。

这些精心调教出来的“瘦马”,其价值最高可能达上万两,当然,这是最高级的“货物”,非大富豪奢之家所不能圈养的。

这等“瘦马”身形虽瘦弱无骨,但玲珑有致,触手之及,一片白香腻滑。这些姑娘自幼就被教授抚琴吹箫,吟诗作画,写字围棋,打骨牌,下双陆棋,期间还会教授他们各样精细的化妆技术及服饰搭配、插花审美等。姑娘们也会尽心学习,以期被一些豪门大户看中,将自己赎买出去,继续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略次一等的姑娘,虽然不论是从样貌,还是举止上,会稍逊一筹,但她们若是和寻常人家的女子相比,也是娇羞可人、温婉雅致。她们有的并不识字,只在女红、裁剪、厨艺等寻常主妇的技能上下点功夫,目标客人也只是寻常商贾。

这些女子也是可怜,不消说自幼被牙婆、老鸨摧残般的调教和训练,而且在被买卖过程中,也并无什么尊严可言,她们就像一件精心打磨的货物,让人讨价还价,上下挑拣。

随着牙婆一声“姑娘拜客了”的喊声,万众期待的“瘦马”便从纱幔里走出,然后朝大厅里的众多富商贵客遥遥一拜。

再曰“姑娘往上走”,其便向上走,立在艳舫台阶之上,含羞带俏地看着台下的诸多买家。

再曰“姑娘转身”,其转身而立,娇媚的容貌在灯火的照映下,以不同角度显露在众人面前。

又曰“姑娘借手瞧瞧”,其卷起袖口,露出香脂白膏一般的细腻肌肤。

又曰“姑娘瞧瞧相公”,其转眼偷觑,水波流转,盈盈动人。

此时,已有性急的富商按捺不住,大声询问道:“姑娘芳龄几何?”

“小女子已满十五。”其回答声似黄鹂,婉转动人。

“一千二百块!”

“一千五百块!”

“两千块!”

“……”

富商贵客们开始竞相出价,以“瘦马”买卖之例,出价最高者得,并可立即于艳舫中或直接将其领回家中,享受一番可人的温柔。

“齐兄,不准备出手拿下此妙龄佳人?”牛显廷见齐正伦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台上那名即将被出售的“瘦马”,显然被勾得魂魄皆失,不由笑着调侃道。

“你们瞧着吧,这等品色的小娘子,最后价格肯定会被抬到五千块以上!”齐正伦吞咽了一口口水,眼神中透着一丝炙热,“五千块,足够我卖一船粮食的利润了。”

虽然齐正伦带着皇家姓氏,还是故成王(齐大海)子孙,但过了这么多年,与皇室宗亲关系早已疏远,沦为旁系远枝,几与普通人无异。只是靠着祖上的恩荫和家族的关系,在安南总督领地做粮食贸易,运至秦国江南地区,赚取运费和差价。故而,五千块对他而言,还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国内的一些小工厂,一年到头赚的钱恐怕都没五千块。”梁益锋点点头说道:“话说,这帮秦国商人还真他娘的有钱!”

“盐商嘛,自古就是大陆有钱人的象征。”

“真是可笑,在秦国,贩卖食盐,也能做成巨商大贾。买下这么贵的一个瘦马,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有啥稀奇。”牛显廷不屑地说道:“两淮盐业,就那么一些人垄断着,以秦国巨量的人口,每个人头上赚一分钱,一年下来,那也是数十上百万的收息。嗯,就跟印度商社和孟加拉商社那般,凭着垄断贸易,本土一根几分钱的铁钉,在人口数量同样庞大的印度地区,能卖出一两角钱,赚取十余倍的暴利。”

这个时期,大秦朝廷依如历代王朝那般,将盐的生产和销售列为垄断专营。全国被划分为十一个盐业管理区,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都由朝廷授予的专卖商人管理和经营,他们通过对销售所得,将其中获得的盐税交给大秦户部。

据粗略估算,大秦财政有近5%-7%的国库收入来自盐业,让众多齐国商人惊诧莫名。

不过转念一想,大秦民间的盐价,低者每斤卖出十几文,高者则每斤卖出七八十文,好像又能理解了。

这个时期的猪肉每斤也不过有20多文,一石大米仅1两银子(秦国官铸银元和散碎银两通行),这物价两相对比,食盐售价,就是妥妥的高价!

别说是在大秦这个时代经济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就是放到后世,一斤盐的价格等于两斤猪肉,这也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而位于华东地区的两淮是最大的一个盐业专卖区,在扬州城里的盐商个个地位显赫,身价巨万,是大秦最富有的商人群体。

扬州的盐商只能运输销售,不能生产贩卖,他们一年里差不多要运销近600万石(约35万多吨)盐,供应全国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口,获利在200万-300万两白银——当然,这些赚来的银钱还需要打点官员,搞定地方势力,敬献皇室,但最终落到诸多盐商口袋里的金额,仍旧相当惊人。

因而,买一个价格不菲的“瘦马”,对于盐商而言,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怎么,印度商社和孟加拉商社被取消了贸易专属权后,牛兄也想去那边掺一手?”齐正伦眼睛扫向四周,看着那些富商极为张扬地将报价继续向上抬升,脸上露出几分纠结的神情。

“不去。”牛显廷摇摇头说道:“我在秦国从事毛皮贸易十余年,早已有了如今现成的渠道和网络,虽然利润不大,但好在收益稳定,是个长久的买卖。若是贸然跑到去印度,人生地不熟的,说不得就被印度商社和孟加拉商社这两家地头蛇给坑了。”

“牛兄说得不错。”梁益锋说道:“听说,税务总司准备要在印度设立机构,参照海外领地的税赋政策,除了间接征收印度土著的赋税外,主要就是收取各项贸易流转税和营业税。好嘛,凡是在印度地区经营的贸易商社和生产工厂,攥取的利润都得被政府给刮一层,不再像此前那般都能将所有的钱落入到自家的腰包里。而在秦国境内,咱们不仅可以享受诸多贸易优惠条件,进出口吃两头利润,还不用给秦国缴纳除了进口关税外其他各种商税,细水长流,贸易利润还是能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