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既无明旨,意思就是,不愿再被这种事叨扰到。
闻言,蔡襄深深作揖,“下官明白了。”
谁将百姓放在心上,百姓就会将谁放在心上。
他杀倭是为了眼前这些淳朴的百姓们吗?
有,但也有为自身利益并不纯粹是为了百姓。
忽然,来自福州城的一位德高望重得老者,向他恭敬开口道:
“如今,福建路的父老乡亲们,护您十里,祝您此去汴京,直上青云!”
蔡襄愁眉苦脸道:“原本是小事结果他们却说,要因此事,去京城告御状,若是不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下官.下官担心前程难保啊!”
卫渊刚让他进帐,就听他说道:
“几名倭使直到现在,还待在转运司衙门里,他们要求咱们大周必须要给他们一个说法。”
“将军,求您,留下些物甚吧。”
卫渊极其强势的回应道。
显然是皇帝在背后操控。
无奈,卫渊也只得随他们去了。
闻言。
赵祯命卫渊班师。
没过一会儿,有些百姓见到卫渊身形,又听卫渊一直重复着方才所言那句话,于是便纷纷下跪道:
“如今福建路境内,已有不少扮做商贾的倭寇藏于民间,若是想好好活命,就在驿站中好生待着,哪也不要去。”
经过一夜的漫长思索,他又岂能不清楚,这背后,是官家的意思?
官家将所有的勋贵子弟都给骗了啊!
用勋贵的钱财,买了这么大一批军器,结果全部沉入大海。
卫渊笑道:“你最应该要谢的人,是范大人。”
——
嘉佑五年九月六日,宜出行。
“您此去,山高水长,还望保重身体!”
“回卫帅,自然是想活。”
不料,那拄拐老者再次开口道:
卫渊不忍他们再送了。
“卫将军,就送您到这了。”
蔡襄顿时就傻眼了,“卫帅的意思是,要杀使?”
“福州的父老乡亲们,都想着来送送您,感谢您为福州所做一切。”
有了这些百姓的十里相送,卫渊即使不想平步青云,也难。
其实此前,卫渊就知道他们还在前来相送着,也下车辇向他们说了,切勿再送,免得累了脚,可是福州父老们并不答应。
“福州父老乡亲们,也想送您一个物件。”
“您留下一件物甚,也算是激励后世子孙了。”
“请您给我们福州与东南的父老乡亲们,留下个物件吧,好让我们有个念想。”
“昨夜本帅问的你问题,你似乎还不曾回答本帅。”
卫渊看着他们已经递来的青罗盖伞与各式布料交织的袍子,认为也不是什么贵重物甚,便就命一旁侍卫收下
“你去告诉他们,由于前些日子,朝廷军队围剿倭寇有所小成,引得倭寇怀恨在心。”
荣显微微皱眉,思虑片刻,深呼吸一口气,作揖道:
百姓们,岂不知这点?
他们甘愿相送,由衷希望,卫渊真的可以平步青云。
随后就有了这样的传统。
前来相送的百姓们陆续开口。
只是会不会像孔子那只鞋一样,保存极久,就不得而知了。
若是哪地百姓,觉得这该地父母官或封疆大吏还算不错,也会请他留下靴来。
卫渊看向拥挤在城门处的百姓们,心中思绪纷杂。
坐在马背上的陈大牛忽然注意到,那些福州的父老乡亲们,依然在相送着。
“卫将军,我们知道您今日要离开福州,不知您今后还会不会再回来.”
可他们要是去告御状,那性质就不同了。
当年孔子离任留靴,成了一段佳话。
这时,蔡襄来到他身边,作揖道:
不只是福州当地百姓,还有一些百姓来自于福建路各地或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州府。
“此事,与卫将军您毫无干系。”
此刻,闻言后。
“卫将军,您给福州父老留下了一只靴。”
不过跟了这么长一段路,难免会累。
“本帅已经说了,军器沉海一事,乃是倭寇所为,我们没有找他们赔偿我们水军将士的损失,就已是不错。”
卫渊不悦道:“你连这些小事都处理不好?”
荣显再次点头。
那些百姓脚力不错,能跟得上。
卫渊示意无恙,只听那老者心怀感激道:
“请将军恕老朽无礼。”
什么话也没说。
却胜似千言万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