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剖析2(1 / 2)

奇怪的她 阿芙佳朵 1207 字 5个月前

女生再次想了想:“我觉得先是崔教授吧,他身上有种学者的书卷气,戴个眼镜像知识分子,而且是长者,笑容也很和蔼,让我觉得很……人畜无害?感觉上就是个好人。”

“然后是桓学长……咳,抛开长相,桓学长今天穿着西装,感觉很正式,多少有点压迫感……好像社会精英,有点生人勿进。”

“最后是这个男同学……这个,额,你这穿着太随便了,短裤短袖,脚上是拖鞋?表情吊儿郎当的,头上还顶着半片黄,要不是我知道你是公安大的,以为是哪里的街溜子呢。”

“哈哈哈哈哈哈!”

头上半片黄男同学也不气,自己还开玩笑道:“半片黄这个梗是过不去了是吧?”

魏长缨轻轻一笑:“我的感觉也和这位女同学差不多。事实上,当一个人的穿着和外貌趋向于某个群体的特征的时候,那么大多数人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就会接近他对这个群体的总印象。”

“比如在我们印象中,戴眼镜的人一般和学术有关,自然而然会想到老师,老师这个形象在很多人心里都是正面的、可靠的。”

“请三位男士回到原位,大家再看看这个凶手,他的穿着,包括毛衣、眼镜等,整体给人的感觉很温和无害。再加上最重要的,凶手的先天优势:比较好的容貌,就更容易提升他给陌生人的第一印象。”

“可能这个正面例子大家没什么感觉,那假设,坐在上面的是一个凶神恶煞的、满胳膊纹身的大汉呢?是不是看一眼就想跑了?”

同学们想象了一下,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魏长缨:“好,我们继续。假设你是正在和凶手说话的人,交谈过程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你是不是会注意到除人以外,车内的其他地方?毕竟车内的空间狭小,即使你用余光也能看全。”

“有没有人可以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同学A回答:“车子有个保平安的挂件。”

同学B:“车子前面有一个相框?”

同学C举手:“后座上有两个卡通抱枕?咦?男人的车子也会放这个吗?”

……

答得差不多了,魏长缨收回话语权:

“先看看这个抱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不是很少女心?注意,少女心是一个正面的形容词,它更多地是可爱女生会有的特质。那么可爱的女生,是不是一类很容易给人好印象的群体?”

“接着是这个相框。相框的照片里,凶手抱着两只狼犬,姿态亲密。实际上很多人会觉得,喜欢动物、家里有猫狗的人会更有同情心。那么热爱动物的群体,也会给人一种有爱心的群体印象。”

魏长缨总结道:

“就是这三处很容易被发现的细节,让凶手在不费一言一语的情况下,提升了自己在受害者眼中的印象分,从而降低了她们的心理防线,增加她们上车的可能。崔教授,这是我的答案。”

“噼里啪啦……”

不用崔教授带头,台下自发响起一片掌声。

崔教授如何欣赏魏长缨,这会儿就如何痛心疾首:“魏同学,你到底为什么不学犯罪心理??”

魏长缨只是抿唇一笑,坐了下来没有回答。

崔教授心里惜才,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讲课:

“刚刚两位同学都说的非常好,尤其是我们的魏同学,从受害者的角度出发,剖析她们是如何通过自己观察到的细节而进行自我攻略的……”

精彩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此时已经十二点出头。教室里的学生三三两两散去,有些人还恋恋不舍地偷瞄坐在后排的桓言和魏长缨。

桓言和崔教授认识,自然是要留下来和他说两句话。

等问崔教授问题的学生走后,仨人终于得以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