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出嫁之日3(1 / 2)

一旁卢昭连忙将一只大雁塞进他手里。“崔兄,该行祭雁礼了!”

崔蒲这才惊醒过来。连忙运口气,瞄准帐幕那边的那个身影,将大雁投掷过去。

大雁一飞过来,一群小娘子一拥而上,眼疾手快的将大雁接住。程十九娘抖开一副红罗将大雁裹住,再用五彩丝线缠住雁嘴,复又将手中大雁高高举起,便笑吟吟的从帐幕后头走了出来:“新郎官今日打扮得好生俊俏,配得上我家阿妹。不过,要想接走新嫁娘,你还得再表示表示才行。”

崔蒲知道,这是叫他念撤障诗呢!

还好他早有准备,便大声念道:“夜久更阑月欲斜,绣帐玲珑掩绮罗。为报侍娘浑擎却,从他驸马见青娥。”

“不够不够!再念来一首!”以程十九娘为首,其他小娘子异口同声的高喊。

崔蒲一口气念了好几首,好容易才叫一众刁蛮的小娘子满意了。随即便上来一对粉妆玉琢的童男童女将帷障撤去。

旁边又送来一只大雁,崔蒲将之抱在怀里踏进账内,面北跪在新嫁娘跟前,将手中大雁放在她身前。也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终于见到了盛装打扮过后的慕皎皎。

这一眼,便叫他整个人如遭雷击。

眼前这个眉眼含笑、容貌娟秀的女子,果然是他记忆中那个瘦瘦弱弱、老是一脸坏笑的慕皎皎吗?现在的她,陡然多出了几分少女应有的妩媚娇羞,似乎和他印象里那个还未长成的小丫头相去甚远。

“哈哈哈,新郎官看新嫁娘看傻了!”一名小娘子立马叫了起来,所有人都哄堂大笑,一道道揶揄的目光落在身上,看得崔蒲满面通红。

他连忙一把抓住慕皎皎的手。“走了!”

“哈哈,新郎官等不及了呢!这就急着要把新嫁娘娶回家去了!”又有人大声道。随即男女傧相嬉笑着一拥而上,将这对新人簇拥着起身,这祭雁礼才算行完了。

一行人出了慕皎皎的闺房,再去慕宥处拜别父母。

慕宥看着跪在下首的女儿,眼圈又禁不住红了。他赶紧别开头,强忍着不舍道:“戒之敬之,宫室无违命!”

龚氏则是心疼得快要呼吸不过来。

她的一半家产啊,就要随着这个丫头去崔家了!她好不舍好不舍,她肉疼得要晕过去了!

一旁的丫鬟悄悄掐了她一把,她才勉强挤出几个字:“戒之敬之,夙夜无违!”

“儿谨遵爹娘教诲。”慕皎皎恭敬冲二人磕头,再同崔蒲一道辞别家庙,在娘家的一应礼仪才算行完。

然后,便是蹬车前往崔家了。

上车之前,程十九娘立马又拿出一块蔽膝给慕皎皎遮住脸,这才命侍娘扶着她登上马车坐好。

崔蒲也便翻身上马,策马绕着婚车绕满三圈,迎亲的队伍终于启程,浩浩荡荡的朝城东的阁老府行去。

只是才行没几步,马车便停了下来。

“娘子,是障车族!”红豆凑在慕皎皎耳边小声道。

她的话音刚落,外头便传来踢踢踏踏的整齐划一的踏歌声——“儿郎伟!我是诸州小子,寄旅他乡。形容窈窕,妩媚诸郎……”

那边唱完,迎亲队伍这边也加以唱和。来往几轮后,迎亲队伍便奉上早准备好的牛羊布帛等物。崔家乃是簪缨世家,拿出的物品自然不凡。障车族的了东西,便不再拦,爽快的放行。

这样一路吹吹打打,路上又遇到了好几次障车族,自然又是一番来往磨蹭。好容易挨到天色擦黑,迎亲队伍才算到了阁老府大门口。

马车停稳,侍娘挑开车帘,便见好几名仆妇抱着毡席出来,有条不紊的将东西铺排开来,形成一条长长的小道。

慕皎皎脚刚落地,慕家的仆妇们也赶上前来,用行障将她团团围住。她便踩着这条小道,一直跨进阁老府的大门。先拜猪圈,再拜炉灶,一应礼节完毕,慕皎皎才被搀扶着进了院内西南角的青庐内——这里才是一对新人行正礼的地方。

正礼行过,新人坐帐,遮在慕皎皎脸上的团扇尚未撤去,这下又轮到急着见新娘子的崔家人催促崔蒲念催妆诗了。

崔蒲认命念来。一连念了五首,仆妇才撤去了遮住慕皎皎面容的团扇。

立时,围观的亲朋好友中又爆发出一阵惊呼。

这并不是因为慕皎皎的美貌,而是因为在这之前,大家或已经见过慕皎皎、或打听过她的容貌,得知不过是一个干干瘪瘪的小丫头,没胸没屁股,乍一看仿佛才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根本没有半点少女模样。但今天一看,这清纯中透出丝丝妩媚的小脸儿,似乎也没他们想象得那么差嘛!

现实大于期许,也就难怪大家会惊讶、会欣喜了。

眼看大家和他的反应一样,崔蒲暗暗松了口气——看来不是他的错觉,而是这个女人果真变样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办到的,才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她怎么就变化这么大?

不过现在他也没空想这么多了。

团扇撤下,一对新人被人拉扯着在帐中坐好,共食同牢饭,同饮合卺酒。一切完毕,还有人用五色丝线将两人的脚趾系在一处,所有的礼节才算全部走完。

到这个时候,崔蒲都已经被折磨得头昏眼花,就更别提本就体弱的慕皎皎了。

此时闲杂人等退下,崔蒲和慕皎皎的贴身侍婢上前来,分别为他们宽衣解带。这大喜的日子,自然是一面行动,还一面要吟诗。

若说一开始还对着古代的婚礼文化有几分兴趣的话,现在慕皎皎已经彻底麻木了。从开始到现在,这念过的诗都不下五十首了吧?她终于知道唐诗为什么能在唐朝如此蓬勃发展了。

好容易挨到最后,侍婢为二人梳头合发,又念了一首寓意吉祥的小诗,这才纷纷行礼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