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淮阴人,淮阴,其实也属于楚地。
“项家的?”韩信笑了一下。
可是文武百官谁心里不忌惮赵泗给始皇帝打小报告?
世人只知韩信功高震主,然而韩信真正被忌惮的主要原因,并非因为功高,而是因为,汉朝开国时期的百分之八十的战兵,都是由韩信亲手操练所出……
他过于浓烈的自信落在旁人眼里就是自负,言语之间也不会顾忌他人的感受,谁当韩信的上司都够呛能受得了,韩信批评起来那是一点情面都不留。
勉强算的上同乡倒是勉强算得上,但是现在还讲什么同乡?韩信现在可是秦将!
但是有了自己操练士卒的权利,这才是韩信想要的。
现在的时间节点有些微妙,长公子扶苏他回咸阳了,立储眼看在即……但是吧,始皇帝和扶苏的父子关系又向来不是很好。
而韩信则在校场之内练兵,并且思索着如何向蒙恬索要更多的粮草和铠甲武器。
正儿八经的贵胄!
也,勉强算是同国?
尽管韩信自己认为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打破血脉的禁锢,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项羽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且先为我执戟!”韩信也没有过多攀谈,摆了摆手按照赵泗的建议给项羽安排了一个职务。
韩信在进入上郡之前,一直都是纸上谈兵,尽管他自负于自己的才能,却也知道事情落在实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发生。
因为没有战事的原因,韩信上任以后就开始着手操练士卒。
韩信也不担心项籍干不好执戟郎这份活,身体和外貌在这里摆着,外形不用说了。
在军中,在他韩信的手底下,韩信相信没有人能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闹出来什么动静。
因此,最一开始韩信并没有太过于出挑,就是按着最正规的秦军操练的流程进行士卒的日常操练。
至于之后,自然就是论功行赏,倘若有能力韩信也不会压着项籍,至于赵泗让他注意看管的事情韩信也是一笑而过。
于是韩信申请单独操练士卒的权利,而以韩信的情商,自然而然也就跟自己的上级闹掰了……
“读过兵书?”韩信开口问道。
项籍有再怎么煊赫的家世,说到底现在也只是个奴隶罢了,韩信犯不上和项籍攀关系。
韩信又不是无理取闹,只是太过于耿直,稍微有些出挑,而且韩信也自己打了军令状,种种因素之下,蒙恬给韩信开了绿灯。
现在是没有战事,等到战事来临,就是以军功封爵的时候,韩信不认为自己的手下会比自己立功还要快,更不用说他还有一个比项家更猛的后台,始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赵泗。
三天之后韩信就受不了了,太粗糙,也太简陋,三天时间韩信找出来的疏漏和错误之处已经多的数不胜数。
秦国操练士卒的方式较为统一简单,即去长官化,模式较为死板,但是好处也有。
速度快,成型就拥有相对不错的组织度和战斗力。
而且去长官化也保证了士卒不会因此而效忠于某个将领或者统帅沦为他人部曲,临时更换将领也可以即插即用。
但是放在韩信身上不行,他是个细人,受不了这种糙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