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人口(1 / 2)

洛媱身上的伤疤还在,她的伤势即使看起来恢复了,身体的暗伤也不少。

“好了,大家都一样,从走进永平郡,我便看出了各位这一年来的辛劳。”

官府有作为和无作为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人,您猜猜永平郡如今有多少人口?”池永墨主管户籍,人口的增长是他最大的成就。

洛媱离开时,永平郡的人口比她上任那年翻了一番。

“难怪迎接本官的百姓都能排到十里外了,不过这些人都从何处来?”

这个时代,普通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离开家乡的,要么是避灾,要么避祸,成为无依无靠的流民。

“去年夏天,琼崖郡以南,沿海大范围地方都遭遇了飓风,曾大人提前安排了那边的百姓撤离,他们进入岭南后被分到了各郡。

永平郡政绩好,那些避灾的富庶人家都愿意来投靠我们,一共接收了万余人。”

听到这个数字,洛媱最先担心的是:“接纳如此多人,土地够吗?粮食还够吗?”

“大人放心,粮食他们自己带了一些,加上我们储备的干粮,足够支撑到夏季夏收时。

而且高总工组织了一支渔民,每个月都会出海捕鱼一次,运回来的鱼虾蟹我们都吃不完。”

高学赟是总管商事的大掌柜,高学舟是主管永平郡所有匠人的高级工程师。

总工这个称呼是洛媱带头叫的,在永平郡,所有工匠都脱离了贱籍。

官府看重匠人的手艺,百姓中愿意学一门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多。

尤其听说从苍梧县学堂出来的孩子,还能免学费学手艺后,永平郡也开始出现手艺人的私塾了。

这种私塾一般都是年纪大的老手艺人办的,最大的一所匠人学堂是由七名木匠和铁匠一同成立的,招收十三岁到二十岁的少年,学的也都是木匠和铁匠的手艺。

如今这两门手艺在永平郡最吃香。

如果能进洛大人的作坊,尤其是高家的船坞,那可真是铁饭碗一样的待遇。

高家船坞的高级工匠,每个月的俸禄比七品县令还高,更别提和普通的长工比了。

洛媱鼓励百姓学手艺,当永平郡的市场饱和了,他们可以走出去,将手艺带出去。

就像她留在北方的盘炕的手艺,只要有需求,这些手艺人就能以此为生,又何尝不是个好职业呢?

永平郡耕种的土地不多,良田更少,人口多了以后,洛媱总要想方设法让大家都能吃上饭。

“大人不在的这一年,我等不敢有大动作,只求稳,好在去年老天爷给面子,没有大灾,粮食收成也还行,账本已经整理出来了,请大人过目。”

曾黎捧着一叠报表给洛媱,这种表格式的记录方式太直观太好用了。

得知洛大人要回来,他就开始准备去年每个月的流水账。

每个月官府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一目了然。

洛媱也只看个总数,细项以后有时间再慢慢看。

“琼崖郡以南乃是我们眼中的南蛮子,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只有暹罗、真腊几个小国,从那些投靠过来的灾民嘴里可有问出一些有用的消息?”

“各部落小国之间语言不通,我们能问到的消息也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