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平安带领浙军往东北方向走的时候,刘大刀也有尚大人他们同样的困惑,一边策马护佑朱平安,一边疑惑的问道,“公子,倭寇往南撤退,乘船东南而去,咱们怎么往东北方向而去,那岂不是追不上倭寇了。”
刘牧也是有同样的困惑。
“呵呵,为什么要追上倭寇,我们要赶在倭寇前头去。”朱平安微笑着说道。
“赶在倭寇前头?我们?”刘大刀一脸的不可思议。
“没错,倭寇来时乘船而来,去时必然也会乘船而去,走的必然也是来时的大河,通过太仓出海口出海,也只有这条河才能走开倭寇的海船。这条河总体方向是偏东南向,但是在昆山发生了弧度较大的北向转弯,方向转而向北了数里,然后才又转向东南,往太仓出海口出海。”
“我们此行目的地就是昆山!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我们策马往东北直达昆山,大约有六十余里路,会比倭寇的水路节省近二十里的路程。”
朱平安微笑着解释道。
“倭寇已经走了那么久了,我们能赶在倭寇前面吗?”刘大刀又问道。
“当然可以赶在倭寇前面。”朱平安一脸自信的回道。
“公子,虽然我读书少,可是也知道百川入海的道理,这河水都是流向大海的,倭寇他们是顺水,速度不慢吧,我们能赶在倭寇前面吗?”
刘大刀虽然对朱平安的话深信不疑,可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倭寇已经走那么久了,还是顺水。
“呵呵,放心吧。一来,现在是寒冬腊月,降水少,河水水量大减,水流速度缓慢,且今日刮起了东风,对于撤往拓林老巢的倭寇来说,乃是逆风,倭船的船速将会大大受到影响,我们骑乘骡马比他们速度快的多;二来,呵呵,倭寇势必在沿途设下埋伏,以期伏击追兵,为了达到目的,他们的速度会故意放慢速度,以等待追兵。综上所述,无论是上天,还是倭寇自己,都会令倭寇撤退的速度大打折扣,我们全速赶往昆山,必能赶在他们前头。”
朱平安微微笑了笑,一边全速策马奔驰,一边简单的对他们解释道。
朱平安笃定倭寇肯定会在沿途设下埋伏,这是他们的传统技能,不会丢掉的。
朱平安选择往东北至昆山,而不是辍在倭寇屁股后面,除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因,还有就是避开倭寇设下的埋伏。
沿途适合埋伏的地点太多了,丘陵,干枯的芦苇荡,荒草地,密林,甚至村庄等等等等,太多了,朱平安也猜不出倭寇会在那里设下埋伏。
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倭寇肯定是在他们的途径的路上设下埋伏。
想要避开埋伏,简单啊,那就换一条路好了。
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你们愿意设下埋伏,那就设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让你们等到花都谢了,也等不到爷的,而我会在你们的必经之路的前面送上大礼。
只要你们乘船撤回拓林老巢,那就必须要收下我的大礼,不收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