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镐的话,其实代表了他的内心想法。
杨镐有在朝鲜领兵的经验,安抚地方也是一把好手,但和面对后金的许多大明官员一样,杨镐没有为国死战的决心。
“到头一死谢君王”杨镐是能做到的,临危一死其实是较为容易的事。
可若是要杨镐在后金的军事压力、大量地方军队来到辽东的补给压力之下,还坚持着正确的行动,忍受朝廷指责,硬顶着压力在辽东坚固城防,杨镐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毅力。
更重要的是,他也缺乏万历皇帝的支持。
杨镐上任辽东是万历皇帝背后的意思,杨镐也只能执行万历皇帝的命令。
后来的萨尔浒之败,把所有锅都扣到杨镐头上,不免说包含了对万历皇帝的保护。
没有皇帝的支持和廷议的背书,杨镐一个人咋能组织十二万大军奔赴萨尔浒?杨镐又何必着急成那样,哪怕准备不足,也要立刻派兵出塞?
只能说面对后金的铺天卷地而来。
整个大明上层都面临了极大压力。
当他们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后,便一致的默认,将手上筹码都丢出去,做一场赌博。
最后造成了萨尔浒的惨剧。
……
杨镐急急忙忙离开了京城,上任辽东经略。
时任辽东巡抚,在抚顺大败之后就被撤职,回京接受审查。
杨镐出京之时,万历皇帝又给他配了个太常寺少卿周永春任巡抚辽东。
此君也是万历皇帝夹袋中的人,属于勤勤恳恳干事情的人物。
历史上他到达辽东协助杨镐调度军需粮草,由于财政拮据,操劳过度,转年就罢官归乡。
可见此战前辽东的情况。
某种意义上周永春也算幸运,在辽东大乱前就罢官,后面的事情也落不到他头上。
杨镐一进辽东,立刻保奏李如柏为辽东总兵。
辽东的情况太危急了,李家军阀必须被搬出来镇场子。
请奏之人是杨镐,紧接着联名上书的则是包括英国公张惟贤在内的一干文武大臣,这保奏基本就是万历皇帝背后主导。
李如柏其实不想趟这趟浑水,他已经在家闲居二十多年,对于后金的实力也有所了解。
他没有万历皇帝那么乐观,觉得只要李家军阀重新出山,就能把辽东的局面稳定下来。
但皇帝硬要他坐这个位置,李如柏无法推辞。
此时大明北方特别是京师之中,所有人都在关心着辽东局势。
大家都对李如柏报以巨大的期望。
连东林党都不啰嗦了。
而李如柏刚刚上任,还真就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
六月份,蒙古炒花再次趁火打劫,进犯辽东。
李如柏率领李家军阀的故旧将其击退。
瞬间使得满京城都充满了欢乐的空气。
仿佛辽东的太平指日可见。
……
六月十五日,王文龙接到万历皇帝的召见。
前年王文龙虽然被万历皇帝在京城关了整整一年,但是期间万历并没有召见过王文龙。
此时两人见面,万历也有些感慨:“建阳还是壮年神情,朕老迈了啊。”
王文龙今年三十八岁,容貌和之前有了些变化。
他已经开始留胡子,以前做低品官员还行,大明文官的袍服级别越高越是鲜艳,当官到五品以上,加上不再是少年相,如果不留胡子,穿着一身鲜艳衣服,看起来会很像太监……
王文龙也没有留此时文人常见的那种长胡须,只是留了颌下的短胡须,打理起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