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龙原本打算的是在万历和阁老的共同支持之下,把漕运和国债绑定,这将一举缓解晚明的财政问题,如果借此使得海运业兴旺,继而使大明也开始海外殖民。
起码可以为大明延寿几十年。
没想到万历皇帝这家伙看到辽东的钱有着落了,马上就开始浪。
这还改个屁呀。
满清改革漕运二百年,哪怕过程再是迟缓,但人家上层好歹开始之时是重视的。
发令改革漕运的是雍正,第一个支持漕帮建立的官员是负责改土归流的田文境。
那是什么样的政治组合?这样的组合发动的漕运改革都用了二百年才做出结果。
再看看万历皇帝。
改革刚刚开始,先把自己口袋装满。
呸!
漕运公司一旦和皇家财权挂钩,彻底的漕运改革就永远不可能实行。
哪怕崇祯皇帝足够节俭,他也会用尽一切能力往内库里捞钱。
因为到了明末,皇帝的话语权是真出现危机,东厂、锦衣卫、内库,这些是皇权实在的根基。
漕运公司必将造成垄断,进而使木引粮引败坏,其速度恐怕比盐引茶引还要快。
盐茶的盘子够大,几代皇帝才能折腾完,而漕运只要看住一条运河就行,三十年差不多就够把漕引玩废了。
王文龙非常无奈。
他只能表示自己无愧于心。
起码改漕为引能够使得明末流民四起的局面晚些发生。
这段时间不少人可以出海。
海外的领土也能产出粮食,好歹比原时空明末的局面要好吧。
……
内阁最终同意了万历皇帝的计划。
万历四十二年八月,经内阁、六部筹备,司礼监用印,京城明发上谕:
即日起,用五年时间,逐步废除官方漕运。
开放商人承担漕运生意。
商人需向官府交纳一定的实物或银钱,根据自身运力,获取木引、粮引。
木料每引三十料,粮食每引三百石,从苏州至临清,或临清至顺天府算一程。
如此一引,须输钱五百购买。
此后拥有引子者,方可以承运漕粮、贡木,按定单、按时运至目的地,朝廷根据引子上的价格,付以运费。
扣去运输费用,每引能挣五十文。
原有的漕运卫所即行废止,成立三家漕运公司,卫所的武器船只田地,作为朝廷的股本,朝廷派代表成为漕运公司的最大股东,漕丁根据官职高低各分股权。
漕运公司即日起开始筹建。
至此,大明实行二百多年的漕运正式走向尾声。
王文龙等人在京城谋划了一个月,漕运改引之事早就已经被天下人讨论起来。
该骂的也骂的差不多了,商人们买漕引倒是十分积极。
因为今年的漕运还是由卫所承担,明年开始才会有约莫一半的漕运由商人负责。
第一批漕引有一整年的炒作时间。
漕引的利息约占百分之十,放在后续的一年期国债中,利息高到令人咋舌。
即使在此时,因为漕运的想象空间实在太大,加上政策的大力支持,自然会引起市场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