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福的死则证明了他的猜测。
若是当年那颗所谓的仙药真的有什么蹊跷,若是陛下的身体当真没有众臣所以为的那么康健……赵高低垂下眉眼,想起那日在狱中听候行刑时的冰冷。公子胡亥天真纯稚,孝悌忠信,胡不可为秦王?
“汝何敢妄自揣度上意?”
李斯怒极,但他自己心里有数,这愤怒到底有几分是装出来的。
皇帝除谥法,不许朝外议政,更不喜旁人窥探他的行踪和想法。他为左丞相,有些事情该做怎样的反应,早已成了习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对于赵高的这句话就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了。
陛下何意?
纵使陛下至今没有立太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陛下是属意公子扶苏的。
就连随口的一道旨意都表现得明明白白,唯有长公子在陛下心中有名字,甚至能排到蒙恬之前。而其他几位公子,同样是陛下的儿子,却只能得到“诸公子”这样笼统的称呼。有时候李斯甚至都要怀疑,陛下到底记不记得自己其他儿子的名字。
兴许也就是长公子自己心中还有些忐忑。但作为秦朝上下为数不多的、敢于当面同皇帝陛下争辩之人,长公子潜意识里怕是也知道陛下对他的看重。
几年前宫中传出消息,道长公子触怒陛下,而陛下果然也使公子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使其远离了作为权力中心的咸阳。
此事一出,不明所以者都天真地以为长公子或失上宠,却不想一想,蒙恬是什么人。
蒙氏兄弟可以说是皇帝陛下最为信重的臣子,在陛下心中的可信程度,是他李斯也好,赵高也好,都拍马所不能及的存在。
允许有继承权的公子同蒙恬接触,还给了他监军这样名正言顺的身份。与其说是放逐,倒不如说是放权。更何况,蒙恬手中,还有大秦最精良的三十万兵马。
而此时,北方未定,陛下却突然召长公子、蒙恬还有其他诸位公子回朝,那么唯一有可能要做的事,便是册立太子。
是什么让陛下突然动了这样的心思?
若说是因钱塘君奉璧入廷,这完全没有必要。此事传出去,只会更有利于陛下的统治。
但如果……李斯深深看了赵高一眼。赵高奉命教导公子胡亥,与长公子并不如何亲近,若他日长公子继位,自然于他不利。毕竟身为内宦,即使有中车府令的官职,但他的一身权力地位依然只能依仗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
但是,长公子即位,于他的利益难道就相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