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九十年代后 天誉旭日 2648 字 4个月前

邓老师苦笑着,回顾认识青芸后的几年时间里,她就像绕着地球转的月亮,时刻影响着他心湖的朝夕变化,起起落落都是为了她!如果没有青芸,他可能还是铜锣村的一位小学老师,娶妻生子,终老于乡间!这个让他刻骨铭心的人儿现在已改投他人的怀抱,令他至今都无法释怀。他不明白,是怎样的魅力能让青芸变心,难道就是因为班长有钱?钱钱钱,又是钱!和茵茵的感情走不到最后也是因为贫穷。世道人心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现实?

想到钱的问题,邓老师就感到憋屈。虽然现在有了工作,环境也不错,但每个月才几百块钱的工资,比哥哥在深圳搞装修的收入还不如。有时觉得读那么多书真浪费,收入还比不上在深圳卖小吃的!

过年的时候,亲戚来探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他意识到老房子该到走进历史的时候了,可是建新房需要一大笔的钱,自己的工资又不高,哥嫂收入虽然比较高,但之前供自己和秀梅读大学是一大笔开销,在深圳消费又大,什么都要用钱,也没什么积蓄。

现在的生活好了,赚钱的门路也多,年青人都出去打工,留在家里的也有事做,村民们有了钱都建起了新房子。石坪村原来住得比较偏僻的都搬到山下平坦的地方,剩下他们家孤零零地矗立在半山腰。老屋像一个年已古稀的老人,到处透着古旧破败的气息。特别是夜里,周围一片漆黑,只有屋厅昏黄的灯光照着油漆剥落的大门,自己看着都有点瘆得慌!像这样的环境,别说茵茵,就是自己都不想待在老家,大学的几年学习生活让他已经习惯了城市的便利与热闹。想到这里,他开始理解青芸和茵茵的父母,慢慢的也能接受他们对自己的不待见了。是啊,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父母希望女儿嫁到好家庭无可厚非,何况他们的女儿又是那么的优质!只是,希望她们都能觅到好夫婿,祝福她们吧!

放下吧!虽然有万般的无奈,但这就是人生,是生活的本质,也是人性的本质!

邓老师终于明白,感情不是空中楼阁,它是需要物质基础的,连屋檐上的燕子都懂得要有一个遮风挡雨的窝,何况人呢?既然爱她,就该为爱人筑一个温暖的家!好吧,放弃那些罗曼蒂克的想法吧,没有面包的爱情注定逃不过破灭的缩命。改革开放后,见多识广的人们就是这么现实!

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赶快在老家建新房。邓老师暗下决心,新房没建好之前都不想再谈恋爱。要建房就要有钱,所以,努力赚钱才是关键。爱她就要给她在亲戚朋友面前有骄傲的理由。在九十年代滚滚的商业大潮下,邓老师也不可免俗,变得越来越物质。

暑假到了,他想做点小生意,只是由小到大都在学校读书,没有什么营生的手段,做什么好呢?一时没有头绪的他站在教师宿舍的窗台前,前面不远处就是人民公园,那里曾经留下他和青芸的欢声笑语,夕阳下,树荫中,市民依然悠闲地坐在石桌旁侃大山,只是没有了青芸的倩影!

小主,

没错,邓老师又想起了青芸。多年没有她的消息,她现在还好吗?想主动去探寻,又怕最后再次的伤害!想放低,可是有时大脑又总是会浮现出过去!

待在宿舍只会生出更多的烦恼,不如出去。

邓老师在人民公园附近转悠,不经意间又来到了以前的云吞店。老板是老相识,见他进门,急忙迎出来,笑着说:“哎呀,小邓啊,自从你去读大学后就很少见你来我店了!我还以为你不记得我这糟老头子啰。”

“哪里会忘记?当年承蒙厚爱,那一碗云吞的恩情至今不忘。只是上大学后,哥嫂又在深圳,只是过年才回家,平时没什么必要又没进县城,所以就少来了。及至到一中教书,虽然近在咫尺,只是我刚接触高中的教学,什么都要从头摸索,感觉时间不够用,恨不得能有个分身,即使有时走出校门也只是买一些生活必须品便回去了。到现在,一年过去了,才算心中有些底气。现在放假了,心也闲了,第一个就是来找你。”邓老师一边忙着解释,一边走进厨房,问:“李大哥,有什么工要帮忙的吗?”还是像以前,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自然。

“哎,厨房里面热,快出来,让我来做行了。”李老板忙走进厨房说。

“你能来坐坐我就很高兴了,先出来喝杯茶。我们聊聊天。”

拗不过他的执意要求,邓老师只好出来,陪李老板聊天。

“李大哥,最近生意怎样?”

李老板呵呵笑,抽着水烟筒说:“生意还不错,只是铺租贵,年年涨。”

邓老师点点头,喝口茶问道:“你老家建好房子了吧?儿子在哪工作?”

“前年在开发区那边买了块地,准备今年建一栋四层半的新楼。”李老板笑嘻嘻地说,一脸的幸福。

“那真是大好事哦,李大哥这回就是真正的城里人了。”邓老师开心地恭喜李老板,喝了口茶接着说:“不像我,想在老家建新房都没有钱。唉,教师的工资才几百块一个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建新房!”

“我也是瘦牛屙硬屎硬着头皮上,没办法。儿子不争气,没能像你那样,大学生,做国家工。老家的旧屋又崩了,不建房,儿子娶媳妇都没地方住!”

“虽是国家工,但收入比我哥在外面打工还低!有时真觉得不如也学人家下海去。”

“千万不要冲动,你们虽然工资低点,但胜在稳定,垾涝保收。”顿了顿,接着说:“即使你想下海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盲目行动。”

邓老师点点头,默不作声,他在咀嚼李老板的话,蠢蠢欲动的心又慢慢平静下来。是啊,不能头脑发热,一时冲动。毕竟能有今天也是历经艰辛才实现的!

晚上在李老板店里吃完饭,又聊了一会天,才告辞回学校。刚出店门不远,便有骑着嘉陵摩托车的搭客佬过来问邓老师要去哪,要搭车吗?邓老师摆摆手,指了指县一中告诉他:“我是那里的老师。”搭客佬只得调转车头向另一个潜在乘客驶去。邓老师看了看表,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街上还有行人三五成群在逛街。他想到老家,现在这个点村里已经静悄悄,有零星的灯光也是年轻人在看电视发出的。不禁感叹,还是城市好,难怪年轻人都往城市跑!

回到学校,校园静悄悄的,学生们已经放假回家,只剩校道旁的路灯发着冷冷的白光。已经住惯学校的邓老师倒也没觉得什么,反而觉得没有学生的喧哗,校园很安静,很美丽。想着反正回宿舍也是一个人,不如到操场上散散步。

操场是在办公楼的后面,四百米的跑道铺满煤渣,中间是蓝球场和一个不标准的足球场,平时邓老师和同事们就是在这个非标足球场上挥汗如雨,恣意奔跑,释放着年青身体中多余的能量。

来到空旷的操场,不觉心旷神怡,邓老师临时改变主意,做了几个扩胸动作后便在跑道上跑起步来。前面有暗香浮动,是熟悉的飘柔洗发水的香味,秀梅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