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 / 2)

九十年代后 天誉旭日 2004 字 4个月前

交淡中得知医生姓钟,六几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到了玉城县的林场伐木。在那里度过了七年的知青生涯。也就是在那里,跟当地的一名老医生学习了中医。回城后,先是在县中医院上班,后来医院改制,变成下岗职工。

听完钟医生的述说,邓启先不胜唏嘘,比起钟医生,自己真是幸福太多!每个人都不容易,都能写成一部小说,钟医生现在的淡然也是阅尽千帆后的返璞归真。

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兼收并蓄,开放包容。有浮华盛世,灯红酒绿的声色犬马;也有安守本分,恬淡自得的闹市隐士。这些坚守内心净土的隐士,成为滚滚商业大潮中的一股清流,让人看到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

是做物质财富的奴隶,还是随心而活,做灵魂自由的人,这的确是现代人的一个严肃的人生选题。如果说七八十年代是物质匮乏,精神富足的年代,那么改革开放十几年后的九十年代就是物质相对富裕,而精神矛盾,纠结煎熬的开始。因为有了对比,贫富差距。

邓启先同样不能免俗,成为滚滚红尘中的一名逐利勇士,不惜透支身体。现在身体报警,让他不得不思考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是继续往前冲,还是适当放下执念,放飞自我。其实以他现在和秀梅的收入,生活已经可以过得很舒服,偏偏要和自己较劲,和别人攀比。不得不说,影响他最深的是青芸,是她改变了他,让他疯狂的追逐,只为证明当年不选择自己是多么的错误。

杂七杂八的念头很多,一时间也理不清头绪。邓启先只想好好睡一觉,无惊无险到天明。无论如何,明天一定要去县一中踢场球了。想到县一中就会想到他的得意门生少华和建萍,不知他们现在学习怎样了?建萍还是比较放心的,一直都是心气高的女孩,少华就有点玄,男孩子,心比较野。

第二天下班后,换上冷落多时的球衣,骑上心爱的摩托车向县一中进发。很久没有体验在球场上自由奔放的激情了,一想到那足够容纳所有荷尔蒙的球场,邓启先就忍不住心情激动。

约了张煜、李东健等一众球友,一到球场就开波,像陈维聪和谢亮解说足球那样,干脆利落,激情四射。李东健跟了一阵,忍不住停下来,叉腰喘气说:“你这是该有多旱啊?准备运动都不做。”

邓启先边带球过人边答:“还真被你说中了!很久没摸过球,一见球就脚痒心痒的,停不下来。”

邓启先刚说完,就有同事在边上起哄道:“邓启先是久旱逢甘露,而你是水淹龙王庙,被蓝亦晴抽干了。”说完又是一阵哄笑。

“你说到哪去了?真是狗嘴长不出象牙。”李东健有些发急,冲上去截球。

张煜一言不发,和邓启打配合,向对方球门逼近。大家都知道张煜喜欢蓝亦晴,可惜竟争不过李东健。现在同事们又提起她,心中甚是耿耿。又不好阻止他们继续聊,只好闷头踢球。

张煜现在的心情,邓启先最能理解,出身农村,对城里女孩莫名的憧憬,总希望能用真情打动心爱的女孩。然而事与愿违,真情敌不过现实。虽然社会越来越开放,但门当户对的观念仍根深蒂固。

大家的嘻笑随着李东健的一脚抽射戛然而止,不偏不倚正中门柱,球反弹出界。还好,虚惊一场,调侃李东健的成年人游戏也停止了,大家开始专注于球。

最近都忙着陪顾局长应酬,身体明显不如从前,刚开始还能带球过人,穿插自如,渐渐的步伐开始沉重,传球精准度也跟着下降。同事们又开始骚动,问邓启先,是不是过外贸局夜夜笙歌,把身子掏空了,要注意身体哦。

邓启先也觉得身体差了很多,以前跑全场都没问题,现在才不过几十分钟就腿脚乏力!只好停下来缓一阵,说:“最近应酬确实比较多,喝的都是53度的白酒,看来以后要注意点,能少喝就少喝点才行。”

“有空就回学校踢球,我随叫随到。”张煜把球传给他说。

“嗯,看来还是要多锻炼才行。”邓启先停住球,又开始加入战阵。

球赛一直踢到天落黑才结束,按惯例,依然是出去吃饭。一班人嘘嘘嚷嚷在饭店里聊天、吃饭,特别开心,饭量也比平时大很多。饭菜虽然比不上平时应酬的丰富精致,却吃得特别香,很对胃口。还是和一班伙记待在一起轻松愉快!平时出去应酬,面对的都是非富即贵人士,说的都是门面话,虽然富丽堂皇、文质彬彬,但却少了普通老百姓的烟火气,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吃饭氛围才是最爽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席间,邓启先问起了少华和建萍的近况。张煜甚是唏嘘,随即把少华因为暗恋班长向岚和别人发生口角而打人,最后被学校开除的事告诉了他。邓启先听完,一脸错愕。想不到自己离开县一中不多久就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他忽然醒起以前少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