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效仿秦国推行这些政令,不怕遭到反噬吗?
吕不韦摇摇头:“赵国确实废除了原来燕国的文字,钱币等等,却又没有完全废除。”
秦王政眉头一皱,看着吕不韦等待下文
吕不韦长叹了一声,解释道:“赵国的这种统一令,相对于我们而言,是相当怀柔的,例如他们规定,在书写官方文章的时候,需要采用赵国的文字,但在私下里面,你想拿什么文字去书写,都没有人管。
再比如说赵国规定,从今以后都要使用他们的五铢钱。
赵国的五铢钱信誉一直很良好,而且还可以在中央银行里面兑换各种奢侈品,甚至黄金。
燕人对此根本没有多少抵触,反而大加赞赏。
所以臣看,如果赵国这么搞下去,不出十年,燕国会彻底把他们当成赵人,完全的融入赵国。”
秦王政听了这话,以后也是陷入沉思。
但他对赵国的这种行为很不屑。
确切的说是他对田秀下达的这些政令不屑一顾。
嬴政认为,若想让天下统一,就应该效仿商君,使用疲民、弱民之法。
只要完全抹除他们的文字语言,焚毁他们的史书,那么不出20年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秦人。
这么多年以来,秦国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赵国使用怀柔的政策对待燕国,燕人是不可能感恩戴德的。
这些个牛马只能使用鞭子抽,他们才会老实。
你对他们施以笑脸,他们只会变本加厉。
“仲父,您放心吧!赵国如果使用这种仁义的手段,永远也不可能统一天下。“嬴政自信的对吕不韦说。
“为什么?”吕不韦不解的看着嬴政。
他觉得赵国执行的这些政令都很厉害,以往天下各国征伐,伴随的都是暴力血腥。
很少会有一个国家像赵国这样,居然照顾那些被他们征服的国家的人。
这明摆着是想要收服人心。
赵国居然想要收复天下人心,这太恐怖了!
秦国以往都是大张旗鼓的,说自己要统一天下。
赵国虽然没这么说,但做的事情都是在为统一做准备。
赵国这个对手,实在太恐怖了。
嬴政却不屑一顾的说道:“天下如果真正的想要统一,就必须使用强权威压,只有震慑住那些心怀不轨的刁民,这个混乱的天下才能得到统一。
赵国处处标榜仁义,可是那些刁民会买他们的账吗?
田秀想要收服人心,到头一来,不过是小丑一个罢了,不足为惧。”
吕不韦听了这话,以后忙说:“大王,虽然臣也不建议使用仁义的手段对待臣民,但是我们对待这些百姓也不能一味的压迫,我们还是要采取一些仁政。”
嬴政笑了:“您对待这些刁民使用仁义,他们只会蹬鼻子上脸,只有使用强权威压,这些人才会老实,利剑永远要胜于思想。”
显然嬴政也曾经读过田秀的论着。
并不奇怪老秦王曾经收藏过田秀的各种论着。
嬴政当然也拜读过。
不过他对田秀书里面所说的思想必将胜于利剑,这种话是不屑一顾的。
思想如果能胜过利剑,那么还要利剑来干什么呢?
统一天下靠的还得是利剑。
思想顶个毛用啊!
至于田秀说的,当牛马被压迫到了极限就会起来反抗。
牛马怎么敢反抗呢?
这些牛马发怒,不过是以头呛地罢了。
不过虽然嬴政对田秀的手段不屑一顾,但还是说道:“丞相,我们还是得给赵国找些麻烦,不能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发展。“
“大王的意思是?“
嬴政想了想说:“继续挑拨齐国和赵国的关系怎么样?“
吕不韦摇头:“齐国色厉内荏,只是被赵国吓了吓,就不敢动了。“
“懦夫!”秦王政咬牙骂了一句。
秦国正在跟楚国争地盘,没空去理赵国,本来他还想利用一下齐国跟赵国交恶这件事。
没想到齐国居然这么软弱。
“既然齐国指望不上,那我们只能从内部去瓦解赵国了。”
秦王政这个从内部瓦解赵国,自然就是挑唆燕国反抗赵国。
吕不韦点头:“臣会尽快去安排这件事情。”
“对了大王!除了燕国之外,我们也许还有人可以利用。”
吕不韦突然想起了他埋在赵国的那个暗线,这枚暗子也该用了。
“你说的是?”
吕不韦嘴里吐出两个字:“郭开!”
……
邯郸。
田秀处理完政事,就会跑到信都宫去陪伴韩乐母子。
韩乐给自家的女儿取了个名字,荷华。
荷华这个名字取自诗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意思是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树,池塘里面有美丽的荷花。
取名在古代是个讲究的事情,男子大多是从楚辞里面选字,而女子则是从诗经中。
韩乐依照诗经给女儿取名,田秀自然也不会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两人不会知道,秦王政此时也有了第一个孩子,而他给自己儿子取的名字,也相当玄妙。
田秀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