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迎帝入蜀——崔圆(1 / 1)

崔圆,字有裕,贝州武城人,唐朝时期宰相,北魏左仆射崔亮八世孙,大理评事崔景晊之子。出身清河崔氏青州房,颇有文采,武科入仕,授执戟郎,历任会昌县丞、司勋员外郎、蜀郡长史。安史之乱时期,奉迎唐玄宗有功,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剑南节度使。唐玄宗退位后,奉命前往灵武辅佐唐肃宗,长安收复后,拜中书令、赵国公,出任太子少师、东都留守。相州之战失败,弃城南逃,坐罪免官,迁济王环傅、怀汾二州刺史、淮南节度使、检校左仆射。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昭襄”。

崔圆,自幼孤贫,但却志向宏伟,爱读兵书,唐玄宗下诏访求遗才,崔圆参加钤谋射策科考试,得中甲科,被授为执戟,他自负文才,却被授为武职,因此有不得志之感。

萧炅担任京兆尹,崔圆得到萧炅的引荐,被任命为会昌县丞,后累迁至司勋员外郎。宰相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崔圆被授为尚书郎,出任蜀郡大都督府左司马,代理剑南节度留后。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命颍王李璬遥领剑南节度使,任命崔圆为副使。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出奔蜀地,任命崔圆为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副大使。到达河池郡后,玄宗任命崔圆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剑南节度使。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并尊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便命崔圆与宰相房琯、韦见素一同前去辅佐肃宗。

崔圆到达彭原郡,面见唐肃宗,唐军收复两京,唐肃宗返回长安,崔圆进位中书令,进封赵国公。崔圆罢相,改任太子少师,并充任东都留守,唐军在相州战败,溃卒经过洛阳,大肆剽掠,崔圆弃城不守,南奔襄阳。唐肃宗大怒,削去崔圆官爵,后又起复他为济王傅。

后来,崔圆得到李光弼的举荐,出任怀州刺史,加太子詹事,又改任汾州刺史,唐肃宗任命崔圆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观察使,出镇扬州。

崔圆回京,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后改检校尚书左仆射,主持尚书省事务。崔圆病逝,终年六十四岁,唐代宗废朝三日,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昭襄”。

安史之乱时,崔圆正任剑南节度副使,他探知杨国忠的心意,知道玄宗可能会入蜀避乱,便提前在西川整修军备,建造宫舍,储存什具,准备好一切迎驾事宜。玄宗到达河池后,接到崔圆的奏表,得知他早已在西川做好准备,感动的道:“世乱识忠臣。”当日便拜他为宰相。

崔圆,字有裕,贝州武城人,唐朝时期宰相,北魏左仆射崔亮八世孙,大理评事崔景晊之子。出身清河崔氏青州房,颇有文采,武科入仕,授执戟郎,历任会昌县丞、司勋员外郎、蜀郡长史。安史之乱时期,奉迎唐玄宗有功,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剑南节度使。唐玄宗退位后,奉命前往灵武辅佐唐肃宗,长安收复后,拜中书令、赵国公,出任太子少师、东都留守。相州之战失败,弃城南逃,坐罪免官,迁济王环傅、怀汾二州刺史、淮南节度使、检校左仆射。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昭襄”。

崔圆,自幼孤贫,但却志向宏伟,爱读兵书,唐玄宗下诏访求遗才,崔圆参加钤谋射策科考试,得中甲科,被授为执戟,他自负文才,却被授为武职,因此有不得志之感。

萧炅担任京兆尹,崔圆得到萧炅的引荐,被任命为会昌县丞,后累迁至司勋员外郎。宰相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崔圆被授为尚书郎,出任蜀郡大都督府左司马,代理剑南节度留后。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命颍王李璬遥领剑南节度使,任命崔圆为副使。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出奔蜀地,任命崔圆为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副大使。到达河池郡后,玄宗任命崔圆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剑南节度使。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并尊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便命崔圆与宰相房琯、韦见素一同前去辅佐肃宗。

崔圆到达彭原郡,面见唐肃宗,唐军收复两京,唐肃宗返回长安,崔圆进位中书令,进封赵国公。崔圆罢相,改任太子少师,并充任东都留守,唐军在相州战败,溃卒经过洛阳,大肆剽掠,崔圆弃城不守,南奔襄阳。唐肃宗大怒,削去崔圆官爵,后又起复他为济王傅。

后来,崔圆得到李光弼的举荐,出任怀州刺史,加太子詹事,又改任汾州刺史,唐肃宗任命崔圆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观察使,出镇扬州。

崔圆回京,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后改检校尚书左仆射,主持尚书省事务。崔圆病逝,终年六十四岁,唐代宗废朝三日,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昭襄”。

安史之乱时,崔圆正任剑南节度副使,他探知杨国忠的心意,知道玄宗可能会入蜀避乱,便提前在西川整修军备,建造宫舍,储存什具,准备好一切迎驾事宜。玄宗到达河池后,接到崔圆的奏表,得知他早已在西川做好准备,感动的道:“世乱识忠臣。”当日便拜他为宰相。

崔圆,字有裕,贝州武城人,唐朝时期宰相,北魏左仆射崔亮八世孙,大理评事崔景晊之子。出身清河崔氏青州房,颇有文采,武科入仕,授执戟郎,历任会昌县丞、司勋员外郎、蜀郡长史。安史之乱时期,奉迎唐玄宗有功,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剑南节度使。唐玄宗退位后,奉命前往灵武辅佐唐肃宗,长安收复后,拜中书令、赵国公,出任太子少师、东都留守。相州之战失败,弃城南逃,坐罪免官,迁济王环傅、怀汾二州刺史、淮南节度使、检校左仆射。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昭襄”。

崔圆,自幼孤贫,但却志向宏伟,爱读兵书,唐玄宗下诏访求遗才,崔圆参加钤谋射策科考试,得中甲科,被授为执戟,他自负文才,却被授为武职,因此有不得志之感。

萧炅担任京兆尹,崔圆得到萧炅的引荐,被任命为会昌县丞,后累迁至司勋员外郎。宰相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崔圆被授为尚书郎,出任蜀郡大都督府左司马,代理剑南节度留后。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命颍王李璬遥领剑南节度使,任命崔圆为副使。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出奔蜀地,任命崔圆为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副大使。到达河池郡后,玄宗任命崔圆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剑南节度使。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并尊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便命崔圆与宰相房琯、韦见素一同前去辅佐肃宗。

崔圆到达彭原郡,面见唐肃宗,唐军收复两京,唐肃宗返回长安,崔圆进位中书令,进封赵国公。崔圆罢相,改任太子少师,并充任东都留守,唐军在相州战败,溃卒经过洛阳,大肆剽掠,崔圆弃城不守,南奔襄阳。唐肃宗大怒,削去崔圆官爵,后又起复他为济王傅。

后来,崔圆得到李光弼的举荐,出任怀州刺史,加太子詹事,又改任汾州刺史,唐肃宗任命崔圆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观察使,出镇扬州。

崔圆回京,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后改检校尚书左仆射,主持尚书省事务。崔圆病逝,终年六十四岁,唐代宗废朝三日,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昭襄”。

安史之乱时,崔圆正任剑南节度副使,他探知杨国忠的心意,知道玄宗可能会入蜀避乱,便提前在西川整修军备,建造宫舍,储存什具,准备好一切迎驾事宜。玄宗到达河池后,接到崔圆的奏表,得知他早已在西川做好准备,感动的道:“世乱识忠臣。”当日便拜他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