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讨平袁晁——张伯仪(1 / 1)

张伯仪,魏州人,唐朝中期将领,安南都护张顺之子。早年隶属于朔方节度使李光弼麾下,讨平袁晁起义,历任睦州刺史、杭州刺史、安南都护、岭南节度使等职。在安南时,击破昆仑阇婆的侵扰,并筑大罗城以作防御,出任荆南节度使,参与讨伐叛藩李希烈。虽不识文字,但能以诚待人,受军民爱戴,晚年入朝任右龙武统军,获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恭”。

张伯仪,名将李光弼的部将,累立战功,台州人袁晁领导浙东农民起义,唐代宗急令李光弼率军讨伐。李光弼派张伯仪等率领各军,向袁晁义军发起攻势,至次年,唐军平定起义。张伯仪在此役中功居第一,升任睦州刺史,后任越州都督、杭州刺史等职。

代宗在位时期,有一批来自爪哇的“昆仑阇婆”盗寇,入侵安南都护府,在张伯仪出任安南都护的此年,更攻陷安南地区州城。唐廷调度军队,由张伯仪与武定都尉高正平联手,成功击破昆仑阇婆。其后,张伯仪修筑大罗城,以作防卫,自此之后,安南未再受其侵扰。

张伯仪升任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任岭南节度使,出任检校兵部尚书兼江陵尹、御史大夫、荆南节度等使。张伯仪为人质朴诚厚,不识文字,但他推诚待人,受军中敬重,百姓也感到便利。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叛,张伯仪担任舒王李谊属下的后军兵马使,奉命与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山南牙将张献甫合军收复安州。但唐军作战不利,张伯仪也身中流矢,唐军最终全军覆没,张伯仪丢失所持的旌节,叛军乘胜追击,张伯仪奋战抵御,两军相攻僵持,适逢援军抵达,张伯仪才得以安全退回。到汉水时,征用了野人船至沔州,唐军的溃兵回到江陵,在府衙大哭,张伯仪的妻子亲自慰问勉励,并拿出家中的帛赠送溃兵,这才避免了一场兵变,张伯仪收拢散兵后,也返回江陵。

朝廷任命张伯仪为淮西应援招讨使,嗣曹王李皋出任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应已离职入朝,最终被朝廷任命为右龙武统军。张伯仪去世,朝廷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在讨论张伯仪的谥号时,博士李吉甫认为“中兴三十年而兵未戢者,将帅养寇藩身也。若以亡败为戒,则总干戈者必图万全,而不决战。若伯仪虽败,而其忠可录。”最终定谥为“恭”。

张伯仪,魏州人,唐朝中期将领,安南都护张顺之子。早年隶属于朔方节度使李光弼麾下,讨平袁晁起义,历任睦州刺史、杭州刺史、安南都护、岭南节度使等职。在安南时,击破昆仑阇婆的侵扰,并筑大罗城以作防御,出任荆南节度使,参与讨伐叛藩李希烈。虽不识文字,但能以诚待人,受军民爱戴,晚年入朝任右龙武统军,获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恭”。

张伯仪,名将李光弼的部将,累立战功,台州人袁晁领导浙东农民起义,唐代宗急令李光弼率军讨伐。李光弼派张伯仪等率领各军,向袁晁义军发起攻势,至次年,唐军平定起义。张伯仪在此役中功居第一,升任睦州刺史,后任越州都督、杭州刺史等职。

代宗在位时期,有一批来自爪哇的“昆仑阇婆”盗寇,入侵安南都护府,在张伯仪出任安南都护的此年,更攻陷安南地区州城。唐廷调度军队,由张伯仪与武定都尉高正平联手,成功击破昆仑阇婆。其后,张伯仪修筑大罗城,以作防卫,自此之后,安南未再受其侵扰。

张伯仪升任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任岭南节度使,出任检校兵部尚书兼江陵尹、御史大夫、荆南节度等使。张伯仪为人质朴诚厚,不识文字,但他推诚待人,受军中敬重,百姓也感到便利。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叛,张伯仪担任舒王李谊属下的后军兵马使,奉命与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山南牙将张献甫合军收复安州。但唐军作战不利,张伯仪也身中流矢,唐军最终全军覆没,张伯仪丢失所持的旌节,叛军乘胜追击,张伯仪奋战抵御,两军相攻僵持,适逢援军抵达,张伯仪才得以安全退回。到汉水时,征用了野人船至沔州,唐军的溃兵回到江陵,在府衙大哭,张伯仪的妻子亲自慰问勉励,并拿出家中的帛赠送溃兵,这才避免了一场兵变,张伯仪收拢散兵后,也返回江陵。

朝廷任命张伯仪为淮西应援招讨使,嗣曹王李皋出任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应已离职入朝,最终被朝廷任命为右龙武统军。张伯仪去世,朝廷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在讨论张伯仪的谥号时,博士李吉甫认为“中兴三十年而兵未戢者,将帅养寇藩身也。若以亡败为戒,则总干戈者必图万全,而不决战。若伯仪虽败,而其忠可录。”最终定谥为“恭”。

张伯仪,魏州人,唐朝中期将领,安南都护张顺之子。早年隶属于朔方节度使李光弼麾下,讨平袁晁起义,历任睦州刺史、杭州刺史、安南都护、岭南节度使等职。在安南时,击破昆仑阇婆的侵扰,并筑大罗城以作防御,出任荆南节度使,参与讨伐叛藩李希烈。虽不识文字,但能以诚待人,受军民爱戴,晚年入朝任右龙武统军,获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恭”。

张伯仪,名将李光弼的部将,累立战功,台州人袁晁领导浙东农民起义,唐代宗急令李光弼率军讨伐。李光弼派张伯仪等率领各军,向袁晁义军发起攻势,至次年,唐军平定起义。张伯仪在此役中功居第一,升任睦州刺史,后任越州都督、杭州刺史等职。

代宗在位时期,有一批来自爪哇的“昆仑阇婆”盗寇,入侵安南都护府,在张伯仪出任安南都护的此年,更攻陷安南地区州城。唐廷调度军队,由张伯仪与武定都尉高正平联手,成功击破昆仑阇婆。其后,张伯仪修筑大罗城,以作防卫,自此之后,安南未再受其侵扰。

张伯仪升任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任岭南节度使,出任检校兵部尚书兼江陵尹、御史大夫、荆南节度等使。张伯仪为人质朴诚厚,不识文字,但他推诚待人,受军中敬重,百姓也感到便利。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叛,张伯仪担任舒王李谊属下的后军兵马使,奉命与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山南牙将张献甫合军收复安州。但唐军作战不利,张伯仪也身中流矢,唐军最终全军覆没,张伯仪丢失所持的旌节,叛军乘胜追击,张伯仪奋战抵御,两军相攻僵持,适逢援军抵达,张伯仪才得以安全退回。到汉水时,征用了野人船至沔州,唐军的溃兵回到江陵,在府衙大哭,张伯仪的妻子亲自慰问勉励,并拿出家中的帛赠送溃兵,这才避免了一场兵变,张伯仪收拢散兵后,也返回江陵。

朝廷任命张伯仪为淮西应援招讨使,嗣曹王李皋出任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应已离职入朝,最终被朝廷任命为右龙武统军。张伯仪去世,朝廷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在讨论张伯仪的谥号时,博士李吉甫认为“中兴三十年而兵未戢者,将帅养寇藩身也。若以亡败为戒,则总干戈者必图万全,而不决战。若伯仪虽败,而其忠可录。”最终定谥为“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