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贞在巡边时,于衡水抓获契丹鄚州刺史赵思英,因此功正式升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移镇郓州,李守贞虽升任禁军统帅,然其意甚怏怏,因为其意在枢密使之职。
契丹再次寇边,晋廷下诏命李守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总揽对抗契丹事宜,晋帝石重贵在内殿设宴以示恩宠,宴会上教坊司有人献诗云:“天子不须忧北寇,守贞面上管幽州”,宴会结束后,李守贞洋洋得意,常以此在外夸耀。
李守贞上奏称其与契丹千余骑在长城以北短兵相接,转战四十里,斩杀敌酋解里,剩余的契丹兵慌不择路,淹死了非常多人,随后晋廷诏李守贞回师镇守澶州。尽管这些都是小胜,然李守贞颇为自得,总认为自己功大,认为朝廷有亏于自己,因而心怀两端。
晋廷受契丹赵延寿、刘延祚等诈降之计蒙蔽,预十万大军北上接应,本意让李守贞为帅。
然而李守贞曾两次收受杜重威的重贿,遂向朝廷推荐杜重威为帅,最终晋廷采纳其意见,任命杜重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李守贞为兵马都监,领军北伐,由于杜重威是皇帝的姑丈,本次出征几乎带走了后晋全部的禁军,晋都大梁防守极度空虚。
以李守贞权知幽州行府事,杜重威与李守贞北上至瀛州,察觉情形有异,捎一遇挫,就退兵至武强,耶律德光率大军沿易、定一线南下突进至恒州城下。杜重威与李守贞率军与张彦泽合兵返回恒州,进至滹沱河,中渡桥已被契丹军占领。
张彦泽率骑争夺,契丹军焚桥,两军夹河对阵,耶律德光遣别将萧翰等迂回晋军之后,抢占栾城,扼晋军粮道及退路。因杜重威与李守贞等人心怀异志,怯懦惧战,晋军内外交困,粮草将尽,两人遂谋举军投降。李守贞在军中多次扬言造势说:“这次作战失利,都是由于皇帝失德,亲信奸邪,猜忌自己造成的。”军中闻听此言者,都恨的咬牙切齿。杜重威胁迫晋军众将出营投降,李守贞除了保留天平军节度使外,还被拜为司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耶律德光将杜重威和李守贞麾下兵马,分出一半,由契丹先锋赵延寿统帅,并收缴了归降晋军的马匹和武器,命两人领着手无寸铁的晋军降卒一起南下,一时间后晋诸镇大多望风而降。契丹军乘后晋后方空虚,挥师南下,直入大梁,晋帝石重贵奉表出降,后晋灭亡。
杜重威和李守贞奉命驻扎于大梁城外的陈桥,时值寒冬,契丹人并不供给晋军降卒衣物粮食,晋军士卒苦不堪言,京都百姓亦受契丹劫掠之苦,见到杜重威和李守贞出行,纷纷咒骂于道,但两人丝毫不见愧色。
耶律德光称帝,建国号大辽,改元大同,由于辽军的大肆劫掠和扣押藩镇节度使,激起中原百姓和藩镇军反抗的浪潮。
不久,有群盗截断澶州的浮桥,耶律德光担心退路被截断,遂遣天平军节度使李守贞领军返回汶阳。
后晋北京留守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并沿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中原各地纷纷归附。
辽太宗耶律德光以“中原人难治”,率主力回师北上,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天平节度使兼侍中李守贞奉表归后汉,被任命为护国军节度使,加兼中书令,拜太保、移镇河中府。
后汉高祖刘知远病逝,命幼子刘承佑承继帝位,刘知远在弥留之际,担心杜重威反复无常,遂授意众托孤大臣伺机除之,宰相苏逢吉等人矫诏诱杀杜重威及其三子。
刘承佑即位,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李守贞,封守太傅,进封鲁国公。然而,李守贞得知杜重威死讯后,内心更加惶恐不安,他一方面广招亡命之徒,蓄养死士,修筑城防工事,训练军队,暗结契丹;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自己长期执掌禁军,战功显赫,深得禁军人心,加上后汉政权建立不长,天下诸镇与刘知远并无深厚的渊源关系,人心不附。
此外,天子年轻且刚刚继位,朝中执政大臣都是其后辈,所以对朝廷很傲慢。
前永兴军节度使赵匡赞的亲信部下赵思绾,因惧怕后汉朝廷追究赵延寿父子,勾结契丹之罪而牵连自己,遂纠结数百牙兵占据永兴造反,同时派使者到河中府送御衣给李守贞,表示愿意投靠。
李守贞本就有反叛之心,加之听信术士之言,认为自己有天命在身,遂反,自称秦王,任命赵思绾为晋昌节度使。
凤翔巡检使王景崇,与节度使侯益不睦,加之侯益的中伤,亦不愿回京,遂鼓动军士拥戴自己为凤翔节度使,朝廷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反而调其为邠州留后,以赵晖为凤翔节度使。
于是,王景崇举兵造反,后汉隐帝即命赵晖讨伐,王景崇西招后蜀军队为助,同时与赵思绾共推李守贞为主,永兴、河中、凤翔三镇遂成连横叛乱之事。
为了抵御官军,李守贞派其部将王继勋抢先占据潼关,没多久就被澶州节度使郭从义攻克。为了防止距河中最近的同州,被其攻占,朝廷命滑州马军都指挥使罗金山将部兵戍同州,由于这两处要地被朝廷控制,李守贞南下之路被堵住,其在军事上已经失去了先机。
后汉已收到邠、泾、同、华四镇上报河中府李守贞与永兴、凤翔同反的军报,削夺李守贞一切官爵。命澶州节度使郭从义任永兴行营都部署,率侍卫亲军克潼关后直趋永兴;命白文珂任河中行营都部署,率军自陕州进军同州,待昭义节度使常思率潞州兵进至潼关后会攻河中;命凤翔节度使赵晖进屯咸阳。后汉诸路军延迟不战,师老无功,一时间朝野内外,对于后汉军能否镇压三镇叛乱议论纷纷。
隐帝刘承佑派遣枢密使郭威,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统领诸军。郭威采纳太师冯道的计策,厚赏禁军将士,宽以治军,将士遂归心郭威。
郭威率京师护圣军进抵陕州后,召诸路将领计议,针对三叛连衡,河中为首,且位居水陆要冲,河中叛军灭,永兴、凤翔叛军自败的形势,决定集重兵攻取河中,以余部牵制永兴、凤翔。遂以赵晖出咸阳攻凤翔;郭从义攻永兴;郭威自率军出陕州,命白文珂、刘词军出同州,常思军出潼关,三路会攻河中。
白文珂克河中西关城,郭威、常思兵临河中城下,采取蓄盈待竭之策,令白文珂领诸州丁夫二万余人,筑垒连城,长围久困,并遣水军列舟河岸,绝其水上通路。李守贞屡次突围未果,派人赴南唐、后蜀、辽求援,都被后汉军抓获。
当时,凤翔、永兴叛军也纷纷遣使向后蜀求救,后蜀援军进至大散关被赵晖部击退。赵晖克凤翔西关,遣千余人伪作后蜀军至,伏击全歼王景崇数千出迎之兵,王景崇再无出兵连横李守贞之力,唯有婴城自守。
李守贞遣王继勋率精兵千余人,沿黄河向南迁回,登岸袭击河西后汉军,并在军营内放火引发后汉军躁动,然而随后遭刘词军截击,阵亡七百人。李守贞见城中粮将尽,再发兵五千人,分五路向包围圈西北角突围,又遭截击,死伤大半。李守贞再次出兵突围,旋即被击败,其军中大将魏延朗、郑宾也遭擒。
此时,河中李守贞军饥困,将士离散,降者相继,郭威始下令后汉诸军攻城,永兴赵思绾以粮尽遣使请降。
后汉军破河中外城,李守贞收拢兵力,困守子城。内城破,李守贞与妻子举家自焚,后汉军随即入城,于烟烬中斩其首级,传送京师,悬首南市示众,其未死诸子及余党也被押送京师,施以磔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