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令没有回答,反而问众人:“你们觉得呢?”
由于楼氏总有各抒己见的场面,现场自然不会冷场。
大体上来讲,他们非常明白一件事情,楼氏根本没有资格对齐国采取怀柔的实力。
现实也是那么回事。
以单对单的话,楼氏打不过齐国。
同时,楼氏可以拉上晋国其余家族,或是楼氏推动晋国以国战模式去教训齐国,关键在于楼氏办起来容不容易。
能够肯定的事情是,齐国对楼氏与郤氏的态度,必然是会不同的。
“所以,我们到了地头会被刁难,对吧?”楼令脸上的欣慰真实不虚。
哪怕得出那种结论并不困难,起码一众人的认知很清晰,没有傻子认为齐国会对楼氏服服帖帖。
楼令问道:“那要怎么解决呢?”
“国氏与高氏崛起,与其他家族矛盾不断。”楼见时常跟在楼令设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与其余同辈存在不同。他继续往下说道:“听闻齐君不止一次针对高氏、国氏。我们能不能利用齐国本身的矛盾,去制衡齐国呢?”
楼令没有给予任何评价,更不会说对不对。
先后又有人发言,大意上的意见跟楼见所说差不多。
楼令说道:“到了‘临淄’之后,你们各自行事。”
这也算是楼令给他们交代的功课。
从“新田”出发,他们耗时一个半月来到“临淄”十里处的郊外。
因为早就会知的关系,齐国自然需要安排人员迎接。
“怠慢了,怠慢了,请不要见怪。”晏弱自己知道怎么回事。
齐国这边得知楼氏代替郤氏与自己对接的时候,讲实话就是君臣喜笑颜开。
郤氏很强大,他们的成员很难伺候。
楼氏开始在晋国崭露头角,代表着没有悠久的家族历史,想来实力也会比较一般?
所以,齐国真的是当成头顶一座大山被搬开,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楼令不认识晏弱,直接问道:“足下是?”
晏弱进行了自我介绍。
“看得出来,你们很高兴,也很放松啊。”楼令直接指出齐国君臣的心态。
晏弱是谁?他是齐国的一名大夫,朝堂的官职不上不下,也就是中层。
齐国派晏弱来迎接楼令为首的晋国使者团,态度展现得极为明白了。
“实在是近期事情不少,几位上官抽不开身,没有轻慢贵使的意思。”晏弱进行了毫无诚意的解释。
这个时候,一名年轻人站了出来,说道:“令大夫,出十里相迎是礼节。我们并没有疏漏……”
晏弱将年轻人拉到一旁,满是歉意地对楼令说道:“犬子孟浪,请使者不要见怪。”
那么,年轻人就是叫晏婴了。
讲道理,齐国已经安排十里相迎,确确实实在礼节上没有疏漏。
只是呢,以前出十里相迎晋国使者团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位高权重之辈。
楼令看向晏婴。
晏婴保持与楼令的对视。
“我要是杀了你,你一定是白死。”楼令不是在进行威胁。
晏弱赶紧将晏婴护在身后,怕的就是楼令真动手杀人,也知道一旦晏婴被杀绝对是白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年轻人,不要太年轻气盛。知道吗?”楼令真不知道眼前的年轻人叫晏弱,只是进行了善意的提醒。
话又说回来,楼令知道晏婴是谁吗?
或者说,楼令知道晏婴在历史上做过什么吗?
并非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的楼令,他当然知道晏婴是谁。
晏婴比阑相如出名更早,出名一样是在出使状态之下。
“安营,扎寨!”楼令不再理会齐国众人。
晏弱刚才被吓得不轻,没有胆气劝阻什么,只能带着人离开,回去进行禀告。
“楼氏比郤氏收敛太多了。”晏弱抹了额头上的冷汗,苦笑对晏婴说道:“要是郤锜或郤至,他们真的会当场杀掉你。所以,以后说话看场合,不要脑子一热就站出来。”
晏婴进行了评价,说道:“晋人霸道得就像完全不知礼节的蛮夷,没有霸主应有的气度。”
这种话让齐人来讲很合适。
齐国可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任公认霸主。
齐桓公称霸期间,他们起码在中原是讲礼义廉耻的。
在齐国作为霸主国的时候,他们不止一次伸张正义,甚至收到了燕国的求助,尽管讶异燕国怎么还活着,还是毅然决然出兵救援。
晋国接棒成为霸主之后,一次次讲道理都是伴随着拳头的挥舞,没道理都要强词夺理。
所以,史学家将齐国的称霸和晋国的称霸解读为两种模式。
齐国讲究王道。
晋国讲究霸道。
后面某皇帝对春秋时期历任霸主的风格结合当代风气进行解析,得出“霸王道杂之”的理念,可惜的是太子真就成一个“乱我家者”了。
来迎接的人份量不够,楼令拒绝被迎接,选择在“临淄”郊外十里处驻营。
“楼森,你大张旗鼓回去。”
“楼见,你带人入城,散布我要求君上集结军队赶来齐国的消息。”
“余下众人,我要你们在齐人面前越嚣张越跋扈越好。”
楼令进行了一系列的吩咐。
当然,楼令清楚一点,晋国不可能今年或明年进军齐国,估计也很难吓到齐国,只是表达自己的态度而已。
那样一来就取决于齐国君臣做出什么选择,不想翻脸赶紧补救,想翻脸就最迟两年之后战场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