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重操旧业(2 / 2)

明显这一幕就是为了让自己撞见,不过李皓也没拆穿。

而是说道:“苏伯伯,我是不是来早了,要不你们先忙?”

苏远程笑着起身,说道:“不用,就是处理一些公司的事情,你也坐着听听看。”

李皓也没再客气,顺着苏远程指的方向,就来到沙发上坐下。

苏远程随即就让手下继续汇报,内容主要是远大集团未来几个月的发展计划。

其他得倒也没什么,都是远大集团原有得项目,唯一有变化得,就是新增了房地产项目。

等手下汇报完成,苏远程就让他先下去,并起身来到李皓面前坐下。

“你刚刚也听了这么多,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李皓摇了摇头,回道:“没有,香江地少人多,只要没有遇到经济危机,在这里做房地产总是亏不了钱。

只是房地产毕竟是重资产行业,想要做好的话,就必须和政府、银行拉好关系。

不过我对苏伯伯有信心,想必您有这个打算,肯定就是已经打好了关系。”

苏远程并没有否认这点,而是问道:“那你要不要跟着投一股,我可是听说你最近花了不少钱,总要多找些进项吧?”

直到这里,李皓才知道苏远程为什么会故意说起这个话题,这真是想扶自己一把。

当即回道:“叶顺还是大嘴巴,不过苏伯伯的好意,我心领了,挣钱的事,我早有就打算的。”

房地产能挣钱不假,可是相应的周期也长,而且还得压一笔资金。

这不符合李皓的期望,再者李皓也早就想好了怎么挣快钱,没必要去插手这个。

苏远程回道:“真的?你可千万不要跟我客气。”

李皓笑道:“您看我像是会客气的人嘛!真要是有什么问题要请您解决,我肯定就直接说了。”

苏远程想想也是,就没再强求,也没去问李皓想怎么挣钱。

“你心里有数就好,现在时间也不早了,苏伯伯请你吃饭去!”

李皓在香江待了七天,到临走之前,才又去到实验室,把徐教授找来询问答案。

徐教授回道:“根据我们这些日子的计算,想要能研制出制作英特尔那款CPU的光刻机,大概需要四年时间。

那款手机基带芯片,制作难度倒是低一些,可它的功能要求比较特殊,这可能需要找专门做芯片设计的专家来研究下。”

徐教授给的答案,倒是没太超出李皓的预期。

英特尔芯片最早是89年的产品,现在都已经92年了,再加上四年,相当于就是7年的代差。

随后李皓又提了一个问题:“那VCD上面的控制芯片,以及新一代DVD上面的控制芯片,可不可以实现自产。”

徐教授说道:“VCD的控制芯片没问题,它并没有太复杂的功能,倒是DVD可能暂时还不行,你给的功能要求比较多。

而且说到底,我们对于芯片设计并不是很精通,这方面还有专人来研究。”

“这点我清楚,所以我会再单独创建一个芯片设计研究室,需要麻烦您在现有的研发团队上挑选一批专家,加入到里面。

另外我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们,最好能在96年以前达到现有的技术指标。

毕竟国外技术也是时刻在进步,我希望你们能缩短与国外的技术代差,而不是固定时间。”

小主,

徐教授摇了摇头:“这怎么可能,你也是了解技术的,应当这一步会有多难跨越。

我们的人手本来就不够,你还想调人出去,那就更难办到了。”

李皓说道:“人手不是问题,我会继续注资在大陆和港岛,甚至在台岛那里招募专家。

另外我会建立一个激励机制,给你们将任务分段具体到相应团队,只要能保质保量得提前完成任务,都会得到符合他努力的奖金。

具体的任务节点,等我回去想好之后,就会对外公布出来。”

当得知会有激励机制后,倒是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至于具体能维持多久,就要看李皓的奖励力度了。

不过李皓本来就不是舍不得钱的人,也愿意来出资重奖。

忙完了香江这里得事情,李皓本准备直接飞回北京得。

结果临行之前,得到了鹏城工厂的消息,只能改变行程,带着叶顺开车赶了过来。

之前李皓和叶顺都有些低估了,从头建立一家现代化工厂得难度,尤其是在招收员工都是新手,又从来没有接触过使用贴片机的SMT生产线得情况下。

要知道此时国内的贴片机保有量也就几百台,基本都在国有大厂手里,连鸿海这边都没有多少。

可这个时候还没到下岗潮呢,国营大厂的熟练工人可招不到。

至于那些请来的日本5S专家,倒是有一些经验,可毕竟也不是专业的。

于是李皓和叶顺只能是开始想办法,看能从哪里找个专家来培训一下。

最后经过一阵打听,最终找到了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陈教授。

他早在80年代就对SMT生产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跟踪研究,随后更是在 1990年开办了第一个 SMT课程。

有了目标,具体请人的事,就交给叶顺去办了。

李皓自己则带着那台电脑,从鹏城踏上飞机,赶回了北京。

VCD的推广要想办法开始了,只有把产品卖出去才有价值。

当然光靠VCD的销售,估计是难以支撑起后续研究的。

接下来要挣大钱就得靠带回来这台电脑,李皓打算要重操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