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向左拐进L过道的另一侧,分别是两间长方形,门口略微错落开的房间。
传统的建筑,没有客厅的概念,不过挨着厨房的那间长屋子,L边两侧都有窗户,正好方便后期隔出个小卧室和客厅来。
邱玉玲转了一圈儿,总体是满意的。
除了卫生间外,几乎每个房间都有大窗户在的。和普通职工区的筒子楼比起来,简直天上地下。
不过她为了保险起见,在收拾好并家具入驻之前,给门上一溜的挂了五把锁。
谢春荣顺道过来的时候,看了只咂舌。
邱玉玲面上羞赧,心里无比坦然。、
有钱,任性!
谢春荣拽了一下锁头,“你还是趁早把那边的家具往里挪吧,这两天乱糟糟的,早了早踏实。”
邱玉玲点头,“我明白,这不还得等两天,我找了老木工师傅,尺寸给的晚了些,明儿才能都出活。”
谢春荣点头,知道她有数着,便不再言语,转头去把自家平房的物什往过搬。
手工达人蛛蛛,忙的四脚朝天,它总摊上这号子事儿,才量个尺寸,就催着要货。
不过么,它不宠着她,她就没得靠了,咬咬牙,干吧。
但为了掩人耳目,该找的木工也还得找。邱玉玲从民县把一直给她做木活的老师傅和他徒弟接了过来。
指着厨房挨着的那间大房间,“您看这间屋有两个窗呢,您从这个位置给我加堵柜墙,隔开,里头隔出一个小房间来。”
邱玉玲甚至为了让她这种“超前”的理念,不至于违和,一年前就托乔悦从大城市给她淘换过好几版的家装杂志。
其中最亮眼的要数漂亮国的《Better Homes and Gardens》,也就是美好家园杂志。
这本杂志内容广泛,涉及家居设计、房屋装潢、生活技巧甚至私房菜谱等方面。
虽说不完全接近于现代装修,但也远超于当时国内的居民水平,甚至她觉得,很多设计,在后世看来依然亮眼。
现在她拷贝的就是上面的灵感,只是尺寸略做了修改。
老师傅被邱玉玲夸为当代鲁班,倒也不是白叫的,他听了邱玉玲的描述,又见了人家的彩色图样,心里就约莫有数个七七八八了。
小徒弟在邱玉玲不在的时候,悄悄和师傅咬耳朵,“师傅,邱同志让您这样搞,会不会不太好呀?”
老师傅拍了一把徒弟的后脑勺,“你碎娃懂个啥?华夏古时候就有这些玩意儿,只是如今叫他们抄了去。
这洋鬼子不讲究对称之美,也不管三庭五眼的配比,虽然没有咱们的大气,但胜在实用,你看这顶天立地柜,说白了,就是咱们的多宝阁。
再看这排抽屉,也是咱们的五斗橱演化而来。厨房这块旋转伸缩柜,和咱们做的食盒异曲同工之妙……”
小徒弟缩缩脖子,他也是为师傅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