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几朵悠闲的白云悠然飘过,投下斑驳的影子,在大洋的海面上缓缓游走,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万道金辉,将这片浩瀚的海洋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突然,平静的海面被从海底升起的圆柱打破这片静寂,一个柱型物就这样像剪刀似的划开了海面。
“到达潜望镜高度!”
自从五天前离开特鲁克基地之后,“蛟龙号”就一直保持着水下高速航行,期间从没有上浮到水面。
这次环球航行并不是为了炫耀南洋海军的军事力量,而是一次在实战条件下核潜艇部队实施远机动的战略演习。
尽管现在南洋海军才装备了三艘新型核动力潜艇,但是出于战略安全角度的考虑,未来南洋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将会在印度洋和大西洋进行部署,作为末日反攻的杀手锏。
而攻击型核潜艇就是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带刀护卫,他们同样需要在大西洋海域进行部署。
因此,实施一次战略机动演习就是显得十分必要。
而在远程航行期间,潜艇必须要在水下航行,并且不间断的保持水下联络。这也是末日反击的一部分。
尽管“蛟龙号”的排水量超过4000吨,但是艇内的空间仍然很狭窄,不仅空间拥挤,而且出海五天后,舱内的空气中就弥漫着各种异味,这是潜艇挥之不去的味道——汗臭、脚臭,厨房油烟,所有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即便是空气过滤器也难以去除所有的异样。
而空气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这次上浮,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的换气。很快,北太平洋海域清凉且新鲜的空气就进入艇内。
“长官,我艇即将进D34海区。”
听着领航员的报告,齐国涛只是默默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注意观察。”
这一海域是北太平洋的苏军反潜区,苏军军舰活动十分频繁,噪声非常杂乱,对潜艇声呐兵又是一个残酷的挑战,他们必须清楚辨别出自己遭遇的是水面舰艇还是水下核潜艇,并且避开它们航行的方向。
为此,他们必须拿出十二万分精神来执行这次艰巨的任务——事实上,他们是特意进入这片海域的,毕竟,未来他们需要在这一海域与苏军潜艇对抗。
所以一进入这一海域,“蛟龙号”就开始了静音潜航,这正是它所擅长的,凭借着先进消声瓦以及动力系统,“蛟龙号”一直以静音而著称。
就在“蛟龙号”于水下小心翼翼航行时,潜艇上的声呐兵金一鸣突然发现了异样,他立即报告道:
“报告,在潜艇30度方位角上出现了目标噪音。”
齐国涛立刻指挥潜艇机动,以收集更为准确的情报,很快,消息传来了。
“长官,根据声呐判断,目标是一艘核潜艇,而且此时目标正面朝自己开过来了,如果不转向,那么两艇便很有可能发生撞击。”
这时到底转向与否,成为了一个急需齐国涛决断的难题,如果草率地进行大幅度转向,引起的激流会使核潜艇的隐蔽性降低,很有可能会暴露自身的存在,让敌艇可能探测到“蛟龙号”。
身为艇长的齐国涛,毕竟是多次“击沉”航母的老,稍加思索后,就决心按兵不动。
“继续保持航行向前进,一分钟后形势不对,再立即转向。”
很快,齐国涛这场冒险的博弈赢了,声呐兵传来新的报告,危机解除,苏联潜艇转换了方向,他们安全了。
这时,齐国涛才松了一口气,惊无险地避苏联潜艇后,“蛟龙号”在楚科奇半岛以南海域转向。
就这样,“蛟龙号”核潜艇继续在太平洋上航行,期间他们还进行长时间全速航行试验以及极限潜深试验。
两个星期后便靠近了航行路线中海况最为恶劣的海域一德雷克海峡。尽管海军的舰船已经多次通过德雷克海峡,但是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最宽的同样也是最深的海峡,这里一年四季风暴不断,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魔鬼海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
虽然潜艇在水下航行无惧风暴,但是这里遍布的冰山,却让这里的水文条件变得极其复杂且多变。
因此,从进入德雷克海峡后,“蛟龙号”核潜艇在航行时就变得极其小心,根据相关任务要求,在通过海峡长度的一半后,潜艇必须上浮8米到10米,来保证潜艇的战斗力和装备完好性。
这天,德雷克海峡的海况条件和过去一样并不理想,巨浪滔天,但“蛟龙号”潜艇仍然成功地上浮,但是在浅水海域,艇身不可避免的受到大浪的影响,发出安全的无线电报告后,再次下潜。
直到驶出海峡后,它才一下子脱离了独立航行时谨小慎微的警戒状态,加速驶离开这一海域。
就在“蛟龙号”核潜艇驶过德雷克海峡的两天后,潜艇再一次上浮到潜望镜深度,在领航员发出“我艇已进入福克兰群岛海域”的电文时,透过潜望镜,齐国涛第一次从潜望镜中看看到了福克兰群岛。
“快看,那里就是我们的西福克兰岛!”
“西福克兰岛”是南洋的租借地,几年前,为了的探索太空,通过与英国进行谈判,南洋从英国租借了多块土地,其中西福克兰岛的面积最大,400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位于南大西洋。
一时间,整个潜艇内尽是一片欢腾,对于远离国土的人们来说,这是他们距离国土最近的一次了!
或许“西福克兰岛”是南洋的租借地,但是……与国土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