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这盛世如我所愿(1 / 2)

同辉三十二年,有朝臣上书,歌颂成天女帝圣明功绩,请奏承天女帝封禅。

女帝以封禅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之由,将这份请奏驳回。

谁知,此举却越发引得一众朝臣请奏,朝野上请奏承天女帝前去封禅的呼声愈高。

热情越发高涨。

不仅是朝臣们,此呼声,渐渐蔓延至民众中。

不少百姓纷纷到得应天府、各州县府衙门前请愿。

表达了他们期盼承天女帝前去封禅的心情。

封禅乃是明君方能有的待遇。

而当今,自与先帝二圣临朝起,便一直殚精竭虑,为国为民,绝对当得起一位明君。

既是明君,自也有资格去封禅。

承天女帝她值得!

若是当今都不能去封禅,那往后的历代君王,谁也不必再去封禅了。

毕竟,当即的功绩可是一等一的。

当今都不去,往后的历代君王,哪里好意思去?

鉴于朝臣与百姓们的热情,还有为后世君主的种种考量,宁雨菡终是点头同意了封禅一事。

同辉三十三年秋,承天女帝携皇太女李傲彤一起赴泰山封禅。

宁雨菡携着孙女儿李傲彤的手,一起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

仿佛这天下、一切,尽在她们祖孙俩脚下。

时值初秋,秋高气爽。

山上、山下的风景皆十分怡人,令人仿佛置身于美好的画中。

宁雨菡甚至禁不住随口感慨道: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而一旁的李傲彤,闻言,却是一脸认真,望向自家祖母的目光之中,满满都是崇拜与孺慕:

“英雄纵使再多,再怎么竞折腰,那也都是比不过皇祖母您的啊。

皇祖母不世之才,创旷世盛世,必将流芳千古!”

宁雨菡闻言,只是一笑,笑容清浅,眼神却是分外坚定且清明:

创旷世盛世,流芳千古么?

阿珩,你看到了么?

我做到了!

我替你守住了江山。

不负你之所托。

为大胤、为百姓谋福祉。

创旷世盛世,流芳千古。

这盛世——

如你所愿。

亦如我所愿。

这是我们致力于开创的太平盛世啊!

阿珩——

一时间,宁雨菡内心之中感慨万千,又禁不住豪情万丈。

她与李元珩夫妻二人,两代帝王多年来的夙愿与奋斗目标……

终于得偿所愿。

真好!

抬手轻抚了抚自己的鬓发,岁月更迭,她的发间早已染上了风霜。

宁雨菡勾唇一笑,轻轻挽过皇太女李傲彤的手,一边轻拍着李傲彤的手背,一边半是喟叹、半是叮咛的道:

“这如画江山,曾经是你祖父的;现如今,是我的;将来,它会是你的!

还有往后的子子孙孙们的。

傲彤,你往后得要努力了!

定要替朕、替先帝,守好这个如画江山,你——知道么?”

闻言,李傲彤立时面容一肃,认真又郑重的重重一点头:

“嗯,皇祖母,儿臣知道!

儿臣定会牢记于心。

不敢有丝毫懈怠。

也定不负皇祖母之嘱托。”

闻得李傲彤这副话,宁雨菡眸中闪过欣慰。

见自己这个孙女儿这副郑重其事模样,宁雨菡又不由莞尔,微笑着摆了摆手:

“行了,你也无需如此紧张。

朕不过姑且这么一说。

你啊,便也就姑且这么一听便好。

凡事——你且记在心里便是。”

李傲彤闻言,忙恭声应是:

“是!皇祖母,孙女记住了!”

见她郭将自己的话,都记在了心上,宁雨菡点了点头,轻“嗯”一声,转目瞅了一眼,在不远处守候的文武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