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曰:
烽火连天,七雄峙、乱世纷争难歇。兵甲交刃尘嚣,江山血痕彻。谋算处、奇招迭出,智为刃、纵横攻伐。远略宏图,连横合纵,谁主英杰。
战云涌、城阙烟迷,剑光影、雄师阵前列。筹策运兵帷幄,妙机心千结。凭智略、邦安域定,霸者成、四海皆惊慑。但看天下风云,史篇书写。
华夏历2446年,风云变幻,秦昭襄王嬴稷在这一年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五岁。此消息传出,各国震动。楚王为表邦交之谊,特派春申君前往秦国吊丧。
安国君嬴柱嗣位,史称“秦孝文王”。嬴柱继位后,华阳夫人被立为王后,子楚被立为太子。与此同时,在赵国,曾作为质子的子楚,在赵国的护送下,与其夫人和儿子嬴政一同踏上了归秦之路。这一去,嬴政的命运即将与那风云激荡的天下大势紧密相连。
同年,楚国名将景阳也与世长辞,楚国上下一片哀戚。而在燕国,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燕王喜雄心勃勃,命令丞相栗腹前往赵国结成联盟。栗腹带着五百金,作为赠送给赵孝成王的酒资,踏上了前往赵国的路途。当栗腹返回燕国,他的眼中闪烁着贪婪与兴奋,向燕王喜禀报:“大王,赵国国内年轻力壮者都在长平之战中战死,如今剩下的多是孤儿,尚未成年。此乃天赐良机,我们可以趁机攻伐,必能大获全胜!”
燕王喜闻之,心中大喜,即刻召来昌国君乐间咨询此事。乐间紧锁眉头,拱手说道:“大王,赵国乃是四面作战的国家,其民皆熟习军事,战斗意志顽强,切不可轻易攻伐。”
燕王喜不以为然,大声说道:“寡人以五倍的兵力攻伐它,难道还不能取胜?”乐间深知燕王喜心意已决,但仍坚守己见,诚恳地回答:“大王,战争并非单纯依靠兵力多寡,赵国民风彪悍,且历经战火洗礼,其战斗力不可小觑。”
然而,燕王喜早已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他愤怒地瞪着乐间,认为乐间是胆小怯懦,不敢出战。此时,朝堂之上的群臣们纷纷附和燕王喜,皆认为此时攻赵,胜券在握。
于是,燕王喜不顾乐间的劝阻,决意出兵。燕国迅速调动了两军,二千辆兵车整装待发。栗腹率领一部攻伐鄗邑,卿秦率领一部攻伐代邑。一时间,燕国大军旌旗蔽日,喊杀声震天。
在这紧张的时刻,惟独大夫将渠站了出来。他神色焦急,匆匆赶到燕王喜面前,言辞恳切地说道:“大王,我们刚刚与人互通关卡结成联盟,还将五百金送给人家的君王饮酒,使者返回就转头攻伐人家,此举实在不吉祥,此战必不能取胜啊!”
燕王喜哪里听得进去,他一心想着开疆拓土,成就霸业。他怒喝道:“将渠,你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寡人心意已决,此战必能成功!”
将渠见燕王喜不听劝谏,心急如焚。他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紧紧拉着燕王喜腰间的印带,声泪俱下地说道:“大王,万万不可啊!您绝不要亲自前往,前往不会取胜。微臣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王,为了燕国的江山社稷啊!”
燕王喜盛怒之下,用脚狠狠蹬开将渠。将渠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但他的眼中依然满是忧虑和忠诚。他望着燕王喜远去的背影,流泪喊道:“大王,若不听臣言,燕国危矣!”
燕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抵达宋子,一时间,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这片土地。赵国的廉颇将军,这位身经百战、威名远扬的将领,挺身而出,率领着赵国的勇士们奔赴战场。在鄗邑,廉颇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勇气,一举击破了栗腹之军。与此同时,乐乘将军在代邑也传来捷报,成功击破了卿秦之军。燕军的溃败让乐间感到大势已去,他无奈地逃到了赵国。
廉颇率领着胜利之师,追逐燕军五百余里,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最终,燕军被包围在了燕国国都,陷入了绝境。燕国人惊恐万分,纷纷请求讲和,然而,愤怒的赵国人却不允许,他们心中的怒火还未平息,一定要让将渠出来调和。
将渠,这位在燕国素有威望的人物,肩负着拯救燕国的使命,站了出来。他诚恳地与赵国人谈判,凭借着他的智慧和真诚,最终说服了赵国人。赵孝成王权衡再三,遂将尉文城封给了廉颇,封号信平君,还任其为假相。廉颇的功绩成为了赵国百姓口中的传奇,他的名字让敌人闻风丧胆。
华夏历2447年,秦孝文王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终年五十四岁,安葬在了寿陵。他的离去,标志着秦国的权力更迭。太子子楚在众人的瞩目中登上了王位,史称“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即位后,天下局势愈发复杂多变。
华夏历2448年,齐王建的母亲君王后去世,这对齐国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鲁国,鲁顷公的离世更是让这个本就风雨飘摇的国家陷入了更深的困境。楚国未允许鲁人袭封,曾经辉煌的鲁国至此彻底灭亡,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军的铁蹄没有停歇,他们如狂风般攻占了韩国的城皋、荥阳,韩国的土地在秦军的肆虐下支离破碎。而东周文公,不甘心周王朝的衰落,与诸侯密谋攻打秦国。秦庄襄王获悉后,怒不可遏,他命吕不韦率领大军攻灭东周国。吕不韦的军队如虎狼之师,迅速出击。东周国在强大的秦军面前不堪一击,最终灭亡。秦庄襄王迁东周公于阳人聚,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至此,周王朝最后残余的势力被彻底铲除,曾经的天下共主成为了过去。
秦军继续着他们的扩张之路,三晋之地在他们的蚕食下,大片土地沦陷。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华夏历2449年,楚国的春申君因淮北靠近楚齐边境,局势复杂,为了更好地进行军事管理,主动请求改封到吴地。楚考烈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将他原来的封地淮北十二县改设为淮北郡。
在赵国,秦庄襄王连续命令蒙骜攻打赵国。蒙骜,这位秦国的猛将,率领着秦军如狼似虎地扑向赵国。战火纷飞中,赵国的城池一座座沦陷。太原、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座城池相继被秦军夺取。
华夏历2450年,风云变幻,战乱频繁。在这动荡的岁月里,各国纷争不断,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秦军如虎狼之师,气势汹汹地攻占了韩国的上党地区,战旗飘扬,喊杀声震天。秦将蒙骜又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魏国,魏国上下一片恐慌。
魏安厘王在这国难当头之际,终与信陵君和解。信陵君本就心怀国家,见此情形,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上将军之位。他凭借着自己在国际间的崇高威望,迅速召集了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以抗强秦。
战场上,旌旗蔽日,金戈铁马。信陵君身着战甲,英姿飒爽,他的目光坚定而决绝。五国联军士气高昂,在信陵君的指挥下,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冲向秦军。蒙骜所率领的秦军虽悍勇,但在联军的强大攻势下,渐渐难以抵挡,最终大败而归。信陵君成功拯救了魏国,一时间,他的威名传遍天下。
然而,战后的魏国却没有迎来安宁与祥和。魏安厘王对信陵君的猜疑日益加重,加之秦人巧妙地使用反间计,让魏安厘王对信陵君的忠心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于是,魏安厘王无情地夺取了信陵君的上将军之位。信陵君满心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终日藉酒浇愁,曾经的豪情壮志在这无情的猜忌中渐渐消磨。
就在这期间,秦国的庄襄王并未停下侵略的脚步。三月和四月,庄襄王命令蒙骜攻取了魏国的高都和汲,王龁则攻打上党郡,并设立了太原郡。魏国的局势愈发危急。
但信陵君的威名仍在,他再次挺身而出,合纵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与秦军展开了一场激战。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四起。信陵君身先士卒,联军将士们个个奋勇杀敌。蒙骜的秦军再次败退,联军乘胜追击,直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应战。此一役,信陵君名震天下,成为各国敬仰的英雄。
而秦庄襄王却因这场失利怒火中烧,欲将在秦国为质子的魏太子增囚禁起来,以泄心头之恨。幸有明智之士苦心劝说,庄襄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五月,庄襄王薨,享年三十五岁。年仅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嬴政即位之时,尚还年少,稚嫩的肩膀难以扛起整个国家的重担。于是,国政大权皆落入吕不韦手中,嬴政尊吕不韦为仲父。
吕不韦把持着朝廷,权倾朝野。起初,他还能尽心尽力地处理政务,但时间一长,他竟与太后赵姬暗通款曲。随着秦王政日渐年长,吕不韦深知此事若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他既想离开太后,又惧怕太后因此心生怨恨,于是心生一计。
吕不韦将自己的门客嫪毐假施腐刑,仅仅拔掉胡须、眉毛,便将其献给了太后赵姬。嫪毐由此进入了王宫,成为了太后身边的红人。
秦王政日渐长大,本应是秦国走向辉煌的时刻,然而宫廷深处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丑闻。太后赵姬竟与嫪毐私通,还怀上了身孕。为掩人耳目,太后借口寝宫风水不佳,要迁往别处。秦王政虽心有疑虑,但还是准许了。于是,他们搬到了雍县的离宫,在那里,太后先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
嫪毐因太后的宠爱愈发嚣张跋扈,竟以秦王政的假父自居。一次醉酒后,嫪毐对一位大臣肆意斥责:“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那大臣又惊又怒,暗中寻得机会,将嫪毐与太后的苟且之事告知了秦王政。秦王政闻之,怒不可遏,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嫪毐得知消息,顿时慌了神,心知秦王政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于是决定叛乱。
此时的嫪毐,在太后的扶持下已被封为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大肆收罗党羽。在雍城长年的经营,让他建立起了庞大的势力,成为秦国中仅次于吕不韦的一股强大政治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夏历2451年,魏国已占据陶、卫之地,并略取了齐国东边的领土。楚国也不甘示弱,一举灭鲁,又攻齐之南阳。魏、楚两国因扩张领土而冲突不断,战火纷飞。
先在睢阳,两国大军激烈交锋。楚军在长期征战中疲困不堪,最终无奈退走。但战争的硝烟并未因此消散,很快,双方又在上蔡、召陵展开激战。这一次,楚军又被魏国击破,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