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2 / 2)

声音如雷,响彻云霄。他们握紧手中兵刃,士气高昂,仿佛有不可战胜之气势。

此时,战鼓擂动,如闷雷滚滚。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那鲜艳的旗帜上绣着大梁的图腾,象征着荣耀与使命。

将士们身着铠甲,阳光洒在金属甲片上,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他们步伐整齐,如钢铁洪流般向前涌动。马蹄声如骤雨,扬起阵阵烟尘。

有的将士回头望向凯旋楼,眼中闪烁着对家国的眷恋与担当,但转瞬便被坚定所取代。

他们知道,此去战场,生死未卜,但为了大梁的荣耀,为了百姓的安宁,他们义无反顾。

在凯旋楼上,众人听闻许子霖高呼诗句后,顿时一片寂静,紧接着便如沸水般涌起阵阵激昂的议论声。

一位文官轻抚长须,双目熠熠生辉,由衷赞叹道:“此诗真乃大气磅礴,震撼人心!‘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此句尽显镇北王与将士们那豪迈无双的气魄以及忠君报国的赤诚之心。”另一名官员附和:“是啊!遥想那连绵青山,广袤无垠,何处不可成为忠勇之士的安息之所?这般广阔胸怀,这般凌云壮志,实在是令人钦佩至极。镇北王以诗明志,其麾下将士必然深受感召,为我大梁奋勇杀敌,哪怕捐躯疆场亦在所不惜。”

另一名官员点头道:“的确如此,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是蕴含着一种深沉无私的奉献精神。落花尚且如此,何况我大梁之英勇将士乎?他们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即便如落花般凋零,亦会化作春泥,滋养我大梁之江山社稷。此等诗句,堪称千古佳作。有此等将领率师出征,实乃我大梁莫大之幸。”

和大人也微微颔首,接口道:“此诗意境高远,词句之间,尽显豪迈。那青山处处,皆可葬忠骨,无需马革裹尸之语,道尽将士之豪迈与洒脱。而落红化泥护花之意,又展无私奉献之情怀,实乃佳作中的佳作。”

小主,

陈国公虎目圆睁,声如洪钟般粗豪说道:“哼,虽然老陈我没文化,不像你们这些文臣文绉绉的,但这诗听着确是提气!让我听的心中顿时燃起了熊熊烈火,恨不能亲自上战场与敌人大战三百回合。”

李国公点头应和道:“嗯!镇北王此等豪情,必定能够带领将士们杀得敌军丢盔弃甲、片甲不留。咱大梁的将士们从来就不惧生死,如今有了这诗句鼓舞,更是如虎添翼,锐不可当。咱就等着他们凯旋而归,让那些敌军好好见识见识咱大梁的厉害。”

秦国公此刻亦是满脸激昂之色似是唤醒了沉睡的战神血脉,大声说道:“没错,有镇北王带头,咱大梁的将士们必定会奋勇向前,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死又有何惧?”

“这诗就是他们出征的嘹亮战歌。让敌军听到这诗就胆战心惊,让他们知道咱大梁将士的钢铁决心和无畏勇气。咱要像诗中说的那样,用我们的热血和生命,铸就我大梁的辉煌荣耀。”

陈文轩陈大人面容肃穆,缓缓说道:“此诗之精神,当如春风般传扬于我大梁上下,激励万民,使众人齐心协力,共为国家之安定繁荣而不懈努力。”

“让百姓们知道,有这些英勇的将士们在,我大梁必将屹立不倒,如巍峨山岳般不可撼动。我们这些在朝中之人,也当尽心尽力,为前方将士做好后勤保障,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能够在战场上尽情挥洒热血,为我大梁的荣耀而战。”

梁帝听闻文武百官对这首诗的赞赏之语,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凝望着渐行渐远的出征队伍,心中感慨万千。

“镇北王与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此诗之豪情,恰如我大梁之雄风。许子霖与将士们有此等气魄,朕心甚安。可谓壮志凌云冲九霄,忠勇之士震四方。”

梁帝语调沉稳,声音虽不高,却极具威严。

“朕相信,有镇北王率此精锐之师,必能克敌制胜,扬我大梁国威。今日此诗,当为我大梁出征之号角,激励我万千子民,为家国之荣耀而共同奋进。旌旗猎猎展军威,战鼓声声壮国魂。”

梁帝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松,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英雄归来荣耀显,胜利捷报传八方。传朕旨意,待镇北王凯旋之日,朕当亲率文武百官,以最高之礼迎接。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梁将士之英勇,我大梁国威之浩荡。”

梁帝话语掷地有声,仿佛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凯旋楼上,微风拂过,梁帝的衣袂轻轻飘动,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出征的队伍,心中默默祈祷着胜利的早日到来。

城楼上文武百官看着犹如长龙一眼望不到头出征的将士越走越远,即使看不到了,似乎也能听到他们高声吟诵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