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所有的事情也没有绝对的保密,家里人隐隐约约可能也知道他在外边做的坏事儿,但是只要这层窗户纸不捅破,那一切就还照原样。
不过到了他这个级别,这么有钱了,想让小七事业顺利一些,还是很容易办到的。
虽然他原本和央视的人都不熟悉,不过只要用心,加上他手里有钱又有资源,很快就在央视联络到了一位高层。
至于途径很简单,现在张家亮在内地投资了不少企业,其中海耳公司张家亮投资了1,000万港币占股了40%。
在他的资金支持下,海耳购入了新的生产线,在张睿敏的带领下,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今年还得到了冰箱品牌评比中的金牌第1名。
海耳和央视有很多合作,经过张睿敏的介绍,张家亮和那位电视台的高层自然就有了接触。
要不然女儿进入央视也不会那么顺利,也不会刚刚进入电视台还没锻炼多长时间就有机会做正式的记者。
说起来,张家亮投资的这几家企业都很不错,自从他投资之后,发展的都异常的迅猛。
这其中的原因不光是这些企业的负责人能力出众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关键还是张家亮的资金和身份带来了加成的效果。
这个时期国内都在搞经济,对于外商投资都积极欢迎,并有许多优惠政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光是像联香和海耳这样的国企,就算是华伟、万克、福曜玻璃、正太电气等私人企业,因为有了张家亮的外资注入成了合资企业。
因为大笔的外汇资金注入也让他们在当地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企业名声也得到扩展,他们发展起来的各种阻碍自然是减少了许多。
这几家公司不说是一路顺风确实也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波折,但是总体上来说企业的发展还是颇为顺利。
现在这些企业在当地已经成了有名的公司,这其中张家亮的贡献也不可磨灭。
张家亮回到内地并没有去打扰他们,各个企业有他派遣入驻的工作人员监督管理,他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
到了89年,张家亮已经51岁了,虽然已经年过50但是他的生活依然多姿多彩,在京城之中享受家庭温暖,到了外边又能浪的飞起,美女、金钱、地位,要什么有什么。
香江的事业也已经理顺,不用费他多大精力,偶尔想起来了就参与参与,他最主要的精力还是在金融上面。
到了12月初,张家亮决定去日本了。
现在他手里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日本,不光是高深投资本身就在日本,即使在美国的若愚投资和香江的冰山投资两家公司的主要资金也投放到了日本。
不是张家亮心黑,就摁着一个羊的毛薅,实在是日本这些年的经济太过繁荣了,这里的钱太好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