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左都副御史(2 / 2)

山水行记 莫里吧唧 1463 字 15天前

“所有的人民里面,都有五分之一的人,他什么都反对。”

这句话更深层次的意思是,在所有的人民里面,有五分之一的人,是虚无主义者,你说东他就说西,你说南他就说北,你怎么样好,他都不领情,什么都反对,永远在边上讲风凉话。

督察院的这一帮人,就是罗伯·肯尼迪所说的,那五分之一的人。

说风凉话谁不会,有能耐你上啊!就算你是个听了三十年的老京剧迷,你也只不过是个资深的观众而已,上不了台的。

可是,崇祯帝却不知道这里边的关节,他觉得,既然杨鹤弹劾陕西巡抚胡廷宴、延绥总兵岳和声,那么一定有解决陕西的办法。

因为杨鹤曾经说过一段名言,朝野上下皆知。

“谋求天下大治的要领在于培植元气。自从进行大规模战争、兵役以来,经常不断地对下边进行加派,目前公私财力交困,百姓的元气受到了伤害。自从辽左、贵州、四川兵败失控后,暴骨成丘,封疆的元气受到了伤害。自从朝廷里缙绅结党,彼此倾轧以来,谋逆的宦官乘机出来,打击好人,士大夫的元气受到了伤害。现在的国家就如同大病初愈,身上脉络还没调养好,风邪病毒容易侵染,治理的办法在于培植元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是这“元气”二字,让崇祯帝动用了想启用杨鹤的念头。

之所以朝纲不振,就是因为朝廷历年的积弊,导致了“元气”大损。这杨鹤既然说到了关键处,会看病,那就一定能治病了。

崇祯帝在问王承恩之前,其实早就召见过杨鹤了,而且崇祯帝召见杨鹤的时候,王承恩就在身边。

所以,当崇祯帝说出,想启用杨鹤时,王承恩才会回答,杨鹤一定有解决陕西动荡的法子。

当太监的,如果连皇上这点心思都看不出来,脑袋早就不知道掉几回了!

目前,陕西总督武之望刚刚去世,陕西这个烂摊子,崇祯帝在上朝时提过多次,可是无人肯去接任,反而杨鹤敢说出“元气”大损的话,不如就让杨鹤试一试。

杨鹤,湖南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元年才被提拔为左副都御史。可见,他的官路似乎比常人都慢了许多。

正是因为升官之路太慢,杨鹤才想着要靠建功立业,来让自己未来的官路顺畅一些。

可是,靠打打杀杀,像武官一样冲锋陷阵,这对于文官出身的杨鹤来讲,不太现实,所以他对待陕西乱局的态度,只有一个字,抚。

崇祯帝召见杨鹤时,特意问他,如果让他去陕西,有何方略?

“清慎自持,抚恤将卒而已。”

当他说出此话后,见崇祯帝沉默不语,于是又追加道:

“臣之所以用抚,乃是因为陕西流贼与辽东不同,他们举旗造反,无非天灾导致颗粒无收,说来说去,也都是陛下的子民。粮饷用之于剿,一去不返,况且杀人太多,也伤和气。还不如用之于抚,救活一人就得一条性命。盗息民安,功德无量。

“陛下事事励精,临轩面质。但阁臣大吏,未必事事都知,有问必答;而六部诸臣,也未必能事事皆做,有求必应。这样一来,陛下却又要发怒生气。因此,臣以为这些做法过分了。现今一切民生国计,吏治边防,应该参照祖宗的成法,委任责成。宽严相济,图之以渐,镇之以静,何虑天下能不太平?”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崇祯帝。

用兵,也是浪费粮饷,安抚,也是浪费粮饷,那莫不如用同样的钱让陕西安定,这样不费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想到这里,崇祯帝对王承恩说道:“传朕的旨意,任命杨鹤为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全权处理陕西诸事。同时,罢免胡廷宴、岳和声之职,任命刘广生为陕西巡抚,张梦鲸为延绥总兵,协助总督杨鹤,共同治理陕西。”

“是。”王承恩徐徐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