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识字(2 / 2)

而在如今这个时代,能识字,代表读的起书,那是妥妥的有钱人。

而有钱人代表什么?

代表其是自己村子里的决策者,比如说,里正,村长什么的。

而秦国的法令和政策,都需要通过这些里正村长传播出去。

可如果,这些里正和村长,在传播国家法令和政策的时候,故意读错了呢?

就好像之前的永川县之事。

朱时茂在谎报灾情以后,还请免了永川县三年的赋税。

本来,这件事情,应该是要发布公告,让整个永川县的百姓都知道的。

但是,朱时茂隐瞒下了永川县免税三年的公告。

而朱时茂隐瞒公告的手段并不算不发布朝廷的公告。

朱时茂按照朝廷的要求,发布了免税公告。

但是,在发布免税公告之前,朱时茂联络了整个永川县所有地主,有钱人,达成了一个共识。

那便是,在宣读公告的时候,读错几个字,从而让免税三年,变成了正常缴纳赋税的情况下,还增加了一些赋税。

而朱时茂则通过免除那些识字人的赋税,拉拢对方。

从而在完成朝廷任务的情况下,又隐瞒了免税公告的存在。

欺负的便是绝大多数老百姓不识字。

看不懂朝廷发布的公告到底写了什么。

所以,让老百姓识字,是有好处的,到时候,贪官再想欺骗老百姓,难度会更高。

而且,李言真正想先进行教育普及的其实是军队。

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强弱,除了补给,武器,指挥这些以外,和军队本身的素质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支军队战斗力强,文化素养不一定高,但是,文化素养高的军队,战斗力一定不差。

李言如果可以把秦国军队的识字率提高到百分之十 就相当于,秦国军队当中,所有的什长都认识字。

而认识字,便可以看懂命令。

如此,军队便不再完全依靠中级军官的指挥。

事实上,秦国军队是比较注重军官的文化素养的。

秦国军队有规定,想要担任百将及以上官职的人,必须识字。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识字,哪怕你军功赫赫,那么,你撑死也只能当一名屯长,统帅五十名士兵。

可是,由于读书的成本太大,导致读书人数量太少。

尽管秦国军队会在内部组织教育,教授士兵们认字。

但是,想要让普通士兵认字 有两个主要的困难。

一,读书成本太高,这个问题对于如今的秦国来说,不算太难,书籍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现在之所以大多数人依然买不起书,是因为,此时印刷出来的书还不够多。

市场依然属于供不应求的阶段,等到未来,印刷出来的书籍越来越多时 书籍的价格自然还会进行下降。

到时候,有一些钱财的人,便都有能力买得起书籍了。

而且,军队当中教授识字,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使用木板来替代纸张,烧给的木棍来替代笔墨的作用了。

真正阻扰军队识字的其实是识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