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哪怕七国联盟这块肥肉足够诱人,楚国也没有去咬一口的想法。
毕竟,楚国如果真的去咬一口宋国或者七国联盟的肉,魏国和随国可不会善罢甘休。
在已经和秦开战的前提下,楚国不愿意再和魏国以及随国交恶。
当然,不出兵插手魏国,随国联盟和七国联盟的战事,不代表,楚国就真的什么事也不干。
楚国确实不准备出兵插足魏随联军和七国联盟的战事,但是,楚国派出了大量使者,前往宋国和唐国。
这些使者并不是去面见宋国和唐国国君的,而是去面见,目前还没有被魏 随联军进攻的宋国和唐国城市的城主。
楚国的想法很简单,要楚国不去咬一口宋国和唐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出兵的话,又可能会找至魏,随,秦 三国围攻。
所以,楚国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那便是劝降。
劝降对象是目前还在宋国和唐国控制下的各个地方。
楚国的劝降很简单,让这些宋国和唐国的各个地方主管,宣布自愿加入楚国。
这样,这些地方便可以算是楚国的国土了,如此,楚国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占据这些宋国和唐国土地。
魏国和随国也不能说什么。
毕竟,人家是自愿的啊,他楚国又没有强迫宋国和唐国不是?
楚国的小动作如何,秦国并不清楚,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十月份悄然来临。
已经休战许久的秦楚战事再启。
在渡过炎热的夏季以后,一进入十月,秦国便发动了对南阳地区的进攻。
八万秦军在一万两千秦国水军的护卫下,沿着汉水北上,向襄城进发。
而此时,南阳地区集结的楚军已经达到了十七万余人。
虽然楚军在南阳地区的兵力超过秦军,但是,能投入战场和秦军交战的,也只有九万人。
另外八万多人,楚军需要驻守南阳各地,尤其是西陕,楚军安排了三万人守卫,为的便是防备秦国的突然杀出。
另外,则是,楚军的补给线需要大量的兵力来进行保护和维持。
事实上,这九万楚军,是南阳地区楚军当中的精锐。
十七多万楚军,半数是战斗力比较差的军队,能真正堪一战的,也只有九万楚军了。
而秦军沿汉水北上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楚军那里。
景兼第一时间,便整军备战。
其率领九万楚军,立刻前往襄城。
景兼很清楚,秦国接下来的进攻目标 只有一个地方,那便是襄城。
之所以有这种结论,并不是景兼有充足的情报支持,而是南阳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从汉水北上,想要拿下南阳地区 那么,秦国大军的首要攻击目标,便是宛城。
而从汉水要抵达宛城,那么,必须依靠水路。
而从汉水走水路到宛城 有三条路线,一,走位于宛城西北方向的湍河。
二,走流经宛城附近的白河。
三,走位于宛城东南方的唐河。
这三条路线,白河可以直接抵达宛城附近,湍河和唐河则可以抵达宛城周边地区,再步行一段距离。
而不管是走湍河,白河,还是走唐河,秦军都必须要先从汉水进入唐白河,然后才可以再进入三条路线当中的任意一条。
而这三条路线,都会经过一个地方,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