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被秦军摧毁的耕地,楚军自然十分气愤,但是没办法,楚军根本连报复回来的可能都没有,骑兵比秦军差,楚军有什么办法?
何况,秦军骑兵当中,还有不少原魏国骑兵,对于迂回侧击,敌后骚扰这种事情,天下五国,没有比魏国骑兵更擅长的了。
楚军也只能看着他们之前辛辛苦苦播种的粟米,在快可以收获的时候被秦军摧毁。
而秦军播种的芝麻,粟米,则可以收获了。
此消彼长之下,秦军的补给压力减轻了不少。
而收获了一批芝麻和粟米以后,秦军立刻着手开始榨油,之前的几个月,秦军早就已经建立好了榨油的场所。
于是,接下来秦楚两军继续对峙,而此时,双方已经对峙了半年了。
楚国方面,虽然还有能力继续和秦军对峙下去,但是,楚国方面已经有很大的问题了。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便是,今年楚国秋收的粮食产量,比往年,少了很多。
因为秦军是在春耕之前和楚军开战的,这让楚国在春耕之前,便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兵力和人力。
而秋收的时候,楚军耕种的粟米被毁,让楚军就地补给的计划泡汤,楚军的粮食供应,不得不继续依靠后方。
大量青壮年被征调为军队和民夫,让楚国后方的人力出现了短缺。
楚国今年的秋收出现了大问题。
因为青壮年不够,不少土地上的粮食,没有来得及收获,出现了不小的损耗。
而秦军虽然播种的粮食不多,但是,也有五十多万亩的耕地是播种了粮食的。
这五十多万亩耕地产出的粟米,差不多可以维持秦军一个月的消耗。
而秦军借助这五十多万亩耕地产出的粮食,让运输粮食的秦国民夫,得以获得短暂的休整。
而秦国日前线秦军,消耗一个月的自产粮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国内青壮年进行秋收,使得秦国的秋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秋收受到影响的楚军,在十月份的时候,开始播种冬小麦。
由于楚国地处南方,冬小麦的生长周期可以比北方短不少时间。
在楚国,冬小麦的生长周期大约是六个多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十月份播种冬小麦,可以在次年五月份收获。
而五月份收获冬小麦以后,抓紧时间的话,还可以再播种一把粟米。
秦楚两军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十月份播种冬小麦。
双方都清楚,产出的粮食越多越好。
秦楚两国上百万大军在前线互相种地,让随国方面,十分烦恼。
因为,随国一直希望,秦楚两国可以打一个两败俱伤。
从而让随国渔翁得利。
但是,现在,秦楚两国上百万大军,在战线上最大的事情就是种田,这让随国有一些破防。
理论上来说,楚国拖住秦国的时间越长,对于随国应该是越有利的。
但是,随国和楚国已经达成了联盟,虽然说,随国没有出兵帮助楚国,可是,自打秦楚开战以来,随国已经向楚国进行了大量的粮食物资支援。
其中,包括大量的粮食,皮革,物资,矿石这些战略资源,甚至,随国还同意楚国以赊账的形式,将十几万石海盐,售卖给了楚国。
大量的战略物资支援,让随国同样承担着巨大的负担。
尤其是粮食的支援,随国本来就不是产粮大国,虽然说,随国地处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但问题是,随国的人口密度是五国当中,仅次于郑国的。
人多地少,哪怕随国的土地适合产粮,可人均耕地少,随国的粮食也多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