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花看堪折直须折 霹雳细雨皆为手段(2 / 2)

任何知识都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英语来讲,更是这样。发音、单词、语法、音标,没有好的环境,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很难有捷径的。

在别人的启发下,莫玉凤来到了人民公园的英语之角。

清早的太阳冉冉升起,路边草丛花簇沾着露珠,有人在曲径通幽的小路锻炼身体。在偏僻的树丛空地上 ,有不少人在叽哩哇啦的对话。

有的人说话很流利,也有的人很生硬,婴儿般牙牙学语。这里有中国的大学生,急于出国的人员,也有外国来华留学,想提高汉语水平的黄头发蓝眼睛。良好的语言氛围,很容易提高参与者的英语水平。

莫玉凤就是在这里认识的匡同新。

几十年后,俩人谈起初次见面的感受,莫玉凤仍然吃吃笑个不住:鲜鱼让馋猫盯上了。

已经发福的匡同新,脑袋上设置了滑冰场。他夸张的伸开双臂,拥抱世界似的:哇塞,当时,我眼睛一亮,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朵白云刚出岫……

莫玉凤斜篾了他一眼:谁能忘了你那时的贼样!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两只眼睛贼不溜秋的,看得人心里发毛……

两个人就是在英语之角认识的。莫玉凤是为了提高外语水平,匡同新则是另有打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高人一步的是能预料以后发展,改革开放了吗,以后少不了和外国人打交道。他忙着做生意,也没忘跟着收音机学英语九百句。再就是,他的物质贸易公司,和最时髦、根底无穷厚的一个横行全国的公司挂上了钩。只是自己的资金、人际和家庭,不入人家的法眼,他急于寻找到新靠山。

凡是能到英语之角来提高外语水平的,有几个凡夫俗子?应该说这里干部子弟、知识分子的子女多。来这里,既能提高外语水平,还可能遇到生命里的贵人。抱着这个目的,匡同新来到英语之角。

两个人都相貌出众,神采不凡。荷尔蒙强烈散发的年龄段,异性之间相互注意是正常的。

匡同新见到莫玉凤第一面,就被她贵族式的气质,芙蓉出清水的外貌吸引。再看到,那些少爷打扮的人,对莫玉凤的恭维和讨好。自惭形秽的匡同新,就已经料定这是个白雪公主般的人物。只是,自己虽然明月有意,但清风无情。

如何靠近?是匡同新很苦恼的事。

他采取了最笨的办法。

有时候笨办法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他开始锲而不舍,不计时间成本的追求方式。

老天不负辛苦人!匡同新没几天就发现,姑娘的家庭不一般。每天,从英语之角出来,几个明显气质高贵的男女,都是回到别墅区。别墅区门口,有持枪的岗哨。能住在这里的,绝不是一般的人物。这一发现,更加坚定了匡同新追求目标的决心。

这天,姑娘退群早些,那些习惯团围在身边的人没跟在她身边。匡同新悄悄的跟了上去,就在离别墅区岗哨不远的小巷子里,姑娘突然转身,冷冷的:你为什么跟踪我?

匡同新张口结舌,好半天才说:我想多看你一会!

姑娘脸有点潮红:无聊……看我干什么?

谁叫你长得仙女一样!

匡同新语言流利起来,本来他的薄嘴唇就很会说。

那个女孩不爱听奉承话?特别是一位同龄的英俊男子。她的脸全红了,好看的丹凤眼泛着水光:以后别跟在我身后,别叫人误会……

这话既是威胁,也可以看成关心。说完她径自走去,呆呆的匡同新看到,姑娘到了门卫面前又转身回头看,明显的嫣然一笑。

有钱难买美人回头看,这就是莫玉凤和匡同新爱情交集的开始。

匡同新被姑娘回眸一笑,失魂落魄,在别墅区外的道路上晃荡着,好久大脑还在轰轰作响。这时,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紧接着汽车紧急刹车。司机摇开车门喝道:能在路中心晃吗?汽车来了也不知道躲?

匡同新转脸看,一辆红旗轿车距离自己一步远。没有相当身份的人,坐不了这个车。匡同新谦卑的一哈腰:对不起!

这时车里传来一位老人不疾不徐的声音:以后开车,不能耍横!

司机连忙回答:是的,莫书记!今天是怕你会议迟到!

莫书记?匡同新脑子转开圈,难道是莫老爷子?

那是四八年的年底,负责阻击增援黄百韬兵团的国军,部队已经血战了五个昼夜。彭州市东部平坦,不利于部队防守,这座孤零零的山丘,就成了敌我必争的制高点。

五个昼夜啊,弹药打完了,人打光了,阵地始终没丢。

现在黄百韬兵团,已经在碾庄全部被歼灭,增援国军退去,阵地死一样的沉寂。团政委莫建春心情沉重的迈上阵地,就要调到师部任副政委的他,心里绝没有职务提拔的喜悦,而是对阵地上的战士充满担心。

阵地上硝烟还没有散去,横七竖八的到处是交战双方的尸体,战场还没来得及打扫。看得出来,敌人已经攻进阵地,双方展开了肉搏。

莫政委蹲下身子为一个怒目圆睁的战士,擦拭脸上的血迹。看得出临死前,他是多么威猛,身边躺着四五具尸体。就在这时,就听得一声怒吼和嘁哩哗啦的扑击,一棵子弹从莫政委的发鬓边飞过。转身看,一个满身血迹的战士,正骑在一位国民党军官身上厮打。看到军官冒着青烟的枪口,莫政委明白了,要不是战士的扑击,这会自己已经倒地。

警卫员愤怒的捆绑住国民党军官,莫政委踱向前去,给半哈着腰喘气的战士敬了个军礼。战士看到他,挣扎着直起腰,回着军礼,大声说:报告莫政委,阵地守住了!报告人七连一排排长匡周吉。

莫政委赶快上去扶住他,让警卫员绑扎还在流血的伤口。这人,莫建春认识,曾经几次给他挂过勋章。

匡同新电话打到家,匡周吉马上大喊起来:那是我的老首长,我是他提升调走前,提拔的最后一位连长。

八十年代初电话没普及,但匡周吉这样的级别家里还是按有电话。只不过,电话要经过总机结转,比较周折。

莫建春的名字,是他的红旗车远去,惊奇的匡同新打听到的。那时,人们交往很简单,一棵香烟递过去,就搭好沟通的桥梁,打听点事很容易。

第二天,按父亲的嘱咐,背着一小袋红薯干去拜望莫书记。父亲一再交代,莫书记原则性强,除了苏北特产,其他东西越贵重他越不收。

莫书记再次复职后,门庭若市,有问候,也有事情相托的。已经闲居很久的他,有些不太适应。妻子华芯蕊很理解他的心情,开启了挡驾的模式,没有大事很难再进家门。

不过有个例外,凡是苏鲁交界处来的人,基本上再忙莫建春还是要见面寒暄的。莫建春在那里从事过地下党情报站,打过游击,解放战争血与火的四年,他基本是都是率领部下在那方土地浴血奋战。吃着当地产量不高的高粱玉米红薯,靠着战友们的前赴后继,才实现了毕生的理想,红旗插遍祖国大地。

他欠那块山陵起伏的荒脊大地,太多的情意,心里始终放不下去。

这几天拨乱反正的工作特别繁忙,身体很是疲惫,进家草草吃过晚饭,他就静躺下休息。

这时匡同新来了。

当听说是苏北来的,还是老部下的孩子。莫书记马上坐起身,安排客人进来。

一心想做到上面有人匡同新,跨进这个小院,真是一子落地,全盘皆活!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