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死为鬼雄(1 / 2)

点着灯笼火把的打麦场上,四处熏染着血一样的红光。

那日本官儿一挥手,咬着牙,死啦死啦的喊着,让几个日本兵推过几个碌碡滚子,竖在熊振山脚下。两个日本兵爬上去撕下他残破的衣服,将一盆冷水向他头上泼去。

熊振山垂下的头缓缓的抬了起来。他眨了眨眼:妈的,老子早已够本了。再死也是中国的鬼,怕你们的是孬种!

日本军官咕噜了几句,两个日本兵从下边拉住熊振山的双脚。一个日本兵叼着从枪上卸下的刺刀,踩着碌碡滚子先用烂布堵住熊振山的嘴,用冷水兜头一泼,在他脑袋上划个血十字,然后杀牛样一刀刀剥去。

血,泉水样的涌下。

熊振山真是好样的,全身筛糠样的抖着,肩上、胸上德肌肉小老鼠样的乱窜。当皮剥到下巴以后,血葫芦样的头上,圆睁的双眼,已被血盖住了,头向庄里的方向侧着。最后他还是忘不掉小师弟唯一的儿子,耽心小牛儿逃不过此劫。

那个持刀的日本兵,回过头向同伴呵呵的笑了几声。把刀扔在地上,炫耀的晃着大拇指,两手抓住熊振山剥开的头皮,猛的往下一扯,熊振山惊天震地一声惨叫,从那再没发出声。

他的皮,筒一样的被翻拉到脚下!老年人说:雷雨天,老柳树发出的声音就是熊振山的惨叫!

日本军官冲着吓昏的人群又叽哩哇啦的喊了一阵,一摆手,几个日本兵端着刺刀向立文几个人冲去。

显然,他们没把这几个伤兵放在眼里。日本兵嘻嘻哈哈笑着,似乎并不忙着杀死他们。日本兵先用刺刀挑断捆绑俘虏的绳,然后左一刀右一刀的在他们身上划着。

立文被日本兵的刺刀逼得退了好几步。瞅个空子,猛然扑了上去,死死的抱住那日本兵,两排白森森的牙死死的咬住日本兵的喉咙。

直到立文没了气,他仍然没松口。

日本兵在打麦场上闹了一夜,第二天天亮才撤走。

日本兵走后,鸡鸭猪牛羊不见了,能喘气的人也剩下不多,有几个人从此成了精神病人。

芳芳妈和秀琴等几个女人,是在场边的麦垛下被找到的。她们被扒得赤条条的,仰脸躺着,嘴唇发紫,眼角渗血,肚肠外溢……

熊振山的血第二天早上还在滴,心口好像还跳跳的。他的脚下便是几乎剁成肉泥的立文。

小牛儿和芳芳是被芳芳妈卷在苇箔里,才逃得活命的。

村上人最后一次见到他俩时,他俩不哭也不叫,静静的在熊振山和芳芳妈的坟前跟前跪了一阵。

后来,人们听说老古的队伍里有一对非常有种的少年男女,村里人估摸是他俩。

听说那个男少年打仗特别勇敢,小小的年纪白刃格斗,无论使刀还是空手。上来拉的架子都是白鹤亮翅的姿势,守中带打,后发制人,而且一旦交上手招数变化极快。丹凤朝阳、鹞子翻身、孔雀剔翎、金鸡独立、大鹏高飞,一连串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就是比他身高臂长,力气大过十倍,也得栽倒在他脚下。那几年死在他刀下的日本刺杀高手,善使军刀的剑道高手,嗨了去。

在人们赞颂少年勇敢,武艺高超的同时,当年见识过熊振山搏斗威风的战友说,他的招数和熊振山的一样。

知道内幕的,刘明起就捋着胡须说:没达到他爹武艺的十分之一!

姜圩子庄里闹鬼的事,是庄上老年人传下来的,而庄上的老年人是老住户的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尽管姜圩的人添了一茬又一茬,庄子变了又变,房子都盖到壕沟外边去了,可旧人新人却对那打麦场、仍然有莫名的惊惧和崇敬。

公元一九九四年,村里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他挎着一个大大的皮包,走东家窜西家打听收集那年恶战的情况。

晚上他拒绝邀请,独自睡在大柳树下。

后来,北山沟他也独自住宿过。

十几天后,村里的父老送着怪人离去的时候,他掏出厚厚的一沓钱,拜托村里人立一块石碑,碑上要刻十四个字: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时候,村里人议论他可能是小牛儿和芳芳的后代。如今那老柳树仍矗立在庄东的场边,村里人仍恭敬而缄默的面对它。只是旁边,近日竖起了块大石碑,碑上的字大大的,引得孩子们常在那里争辩:“魂魄毅兮为鬼雄”的“兮”是不是可以念成“分”!

实际上,他真的是他们的儿子,名字叫黄玉新。

当他听爹娘在熊振山遇难的忌日,多喝了几杯酒,黄德仁泪流满面的提到当年的悲惨场面。黄玉新的心里,蹿出无名的冲动。

九里山前旧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就在工作休息的间隙,黄玉新去姜圩子庄膜拜了远去的无名英雄。

说到这里,让人惭愧的是。黄玉新会的三脚猫,连父亲的武艺三分之一还不到。比起爷爷和他的师兄及他的师父门的功夫,黄玉新算得上是,连门都没入!

真可谓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