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天诛刘贼(1 / 2)

平辽侯旧疾复发的第二天,皇帝的手敕和赏赐便送到了太师府。

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王承恩,一边恭恭敬敬的捧着圣谕,一边指挥小太监把御赐的礼物抬到平辽侯面前:

“谕刘太傅:朕数日不见太傅,闻调理将痊可,兹赐银八十两、蟒衣一袭,用示眷念,太傅其钦承之。”(1)

刘招孙率金虞姬等人领旨谢恩。

天启皇帝对刘太傅关怀备至,御赐礼物也是精心准备。

鲜猪一口、鲜羊一腔、甜酱瓜、茄、白米两石、酒十瓶、银八宝八十两、甜食两盒、干点心两盒、割烧一份。

平辽侯让沈炼、吴霄将礼物收下,率众人再次向皇帝叩拜谢恩。

等平辽侯跪拜完毕,十五岁的王承恩快步上前,一把扶起刘招孙,口中连道:

“刘太傅快快请起!圣上在宫中听闻太傅有恙,今儿一大早就派咱家来了。”

刘招孙早已猜到朱由检意图,表面却是感激涕零道:

“承蒙圣天子眷顾,臣感激不尽。”

靖难之役后,厂公许显纯被杀,田尔耕、刘若愚、李永贞等人亦被斩尽杀绝。

司礼监中排得上号的公公都死的差不多了,活着的太监要么年老体衰,要么是像王承恩这样的小辈,大都不堪用。

王承恩是信王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作为朱由检的亲信,备受重用。

天启皇帝刚一登基,便直接升他为司礼监大太监。

王承恩不过十四五岁,又未参与开原刺杀之事,刘招孙便没对他下手,默许这人做着司礼监头头。

王承恩人小鬼大,在了解开原军实力后,他也很识趣,平日在天启面前没少替刘太傅说好话。

宣读圣谕的时候,王承恩偷偷朝四周张望。

太师府和往常一样,没什么改变。

王承恩之前见过的马士英、乔一琦等人,都笑吟吟望着自己。

尤其是马士英,还跑过来和自己寒暄,听说和王承恩是同乡,便更加热络起来。

王承恩对刘招孙手下这个话痨颇为厌烦。

然而毕竟在太师府,他不敢发作,只好左顾右盼,有一搭没一搭无的和马士英闲聊。

王承恩忽然瞥见人群中一个女子的马面裙竟有些不整。

须知聆听皇帝口谕,衣冠不整乃是大罪。

正要开口训斥,忽然认出这女子便是平辽侯之妻,安远将军金虞姬,是正儿八经的诰命夫人。

他暗暗替自己庆幸,若是开口了便不好收场。

再看金虞姬潮红脸色,太监已经猜到了八九分,内心诧异:

怪哉,平辽侯昨日明明已是气息奄奄,今日为何又能和朝鲜美姬行鱼水之欢,真是咄咄怪事。

王承恩想了一会儿,忽然想起自己是个太监,心头不由一阵悲凉……

仪式完毕,平辽侯令马士英送王公公回宫。

马士英这两年跟着康应乾四处公关,对官场迎来送往早已驾轻就熟。

他送王承恩出了太师府,一路上,和王承恩边走边说,聊些家乡旧闻。

一群太监中间不时爆发出几声咯咯的大笑,引得沿途开原将官纷纷侧目。

“听闻王公公喜爱昆曲儿,平辽侯特意托人从江南买了套戏班子······”

王承恩挥手打断,对马士英冷冷道:

”替咱家谢过平辽侯美意,只是圣上在宫中等着回话,改日再来太师府听牡丹亭。”

说罢起身上轿,马士英眼明手快,在轿帘遮挡下,飞速塞进两张一千两的银票。

王承恩口中连连拒绝,严词告诫同乡“中官不得结交外臣,不可坏了朝廷规矩”……最后还是全部收下了。

~~~~

紫禁城德政殿。

天启皇帝朱由检宣旨召见兵部侍郎李邦华、翰林院庶吉士李明睿,向两位心腹近臣询问“平贼急策”。

李邦华环顾四周,见宫殿上两个殿班御史正朝这边张望。

兵部侍郎估计这御史定是刘招孙安插的眼线。

远处,还有几个贼眉鼠眼的大汉将军。

听闻刘贼耳目遍布皇城,果然不假!

李邦华飞速朝庶吉士使个眼色。

李明睿鼓足力气,拿起御案一份塘报,抑扬顿挫道:

“前日兵部塘报,今年米脂、榆林、延绥三月不雨,赤地千里,春苗旱死,夏粮颗粒无收。草木尽、人相食。而官吏贪鄙收刮、催征更甚。四月初六日,白水流贼王二,聚集刁民数百·····”

趁着李明睿大声禀告,声音响彻整个德政殿,李邦华低声对天启道:

“皇上,臣自蒙召以来,探听刘贼手下沈炼、林宇等爪牙,与倭国有深仇大恨,开原计划与倭国开战,就在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