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钟会的粮草解运大军很快出发,但为了确定未来进攻的战略方向,自己带着几个亲信护卫,匆匆返回洛阳。
“士季,你怎么回来了?河北有什么问题吗?”,司马昭见钟会匆匆回来,吓了一跳。
“启禀大将军,河北无事,粮草已经完成解运南下,只是属下听到各种流言,说淮南战事将起,有些忧心,故而先行返回,为大将军分忧。”,钟会还是提前想好了说辞。
司马昭这才放下心来:“原来如此,这件事本来也正打算与士季你商议,正好今天公闾也在,公闾,你说说情况吧。”
一旁的贾充心中有些打鼓,担心钟会说他坏事,但还是硬着头皮将与诸葛诞的对话详细说了一遍,当然也还是稍作美化了。
钟会心中暗叹,到底这事情还是让贾充给点上火了,那也没办法,于是说道:“如贾公所言,诸葛诞与大将军离心已久,大将军可有决断了?”
“攘外必先安内,我意先铲除诸葛诞,再西进伐蜀,收复陇西,你以为如何?”
听着话头的意思,司马昭已经定了决心,钟会也就不好再提自己的想法,于是附和道:“大将军既然决心已定,那属下自然竭力为您解决此事。”
“不知士季可有良策?”,见钟会并没有责怪他,贾充也高兴了起来。
“先礼后兵!”。钟会立刻说道:“让陛下下诏封诸葛诞为司徒,加万户侯,赏金千万,令其回京师为官,若他愿意回来,便好好让他在家恩养,日后再重用其子侄;如其不从,起兵作乱,大将军您也可以占据大义,起大军平叛!”
司马昭眼睛一亮:“嗯,妙策!如此不管如何,本将军都可以占据优势,好,就依你之见!”
“此外,属下以为,必要时候,可以模仿诸葛诞笔迹,以密信的方式,发给河北都督何曾、青州都督石苞、兖州刺史州泰,让他们起兵,但这三人乃大将军亲信,绝不会附逆,只要有人举报,那就坐实了诸葛诞的罪名,更可以打击淮南方面的士气。”
司马昭十分满意地点点头:“嗯,如此甚好,但要是能不动刀兵就能劝下他更好,去淮南传诏书的人,你以为派谁去为好?”
钟会摇摇头:“这个……派去的人,需要有临机应变之能以及识人之能,而且公闾肯定不能再去一次,这个人选,大将军你得自己细细斟酌一番。”
司马昭仔细想了想,忽然一拍手掌:“有了!本将军的确有个合适的人选!公闾,你去,叫尚书郎杜预过来!”
贾充一愣,赶紧问道:“大将军您说的可是您的那个妹夫杜元凯?”
“正是他!”,司马昭笑了笑,继续说道:“此人颇有才学,见识敏断,但眼下名气不显,诸葛诞对他肯定也不会有所防备的,正是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