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合作生产,但是这么多的合作商统计下来后,大家发现这相当于是将如阳、华朝等公司的产能提升了5倍。
5倍的产能如果释放出去的话,那将会对市场造成极为恐怖的冲击的。
电子产品又不是一次性道具,他们的产品又不可能一两年就坏掉。
毫不夸张的说,这样的产能在2年内就可以让整个市场进入一个极低的需求状态。
也就说两年后他们的产品就卖不掉了,因为该买的基本上都买了。
如此一来,他们的生产线就会闲置,工人也就会无事可做,这都是巨大的损失。
而且,大量的产品流入市场对于产品售价也是一种冲击,降价是不可避免的。
这简直就是在杀鸡取卵,不符合企业长期发展规划。
于是一众管理层认为苏武应该控制产能,而不是胡来。
苏武看着一屋子人全都掏心掏肺、苦口婆心的给他摆事实讲道理,由衷的感到欣慰。
这些人还是盼着企业好的。
可惜他们的眼光受到时代的限制无法看的更加长远。
苏武之所以这么做可不是急功近利,而是要彻底将那些国际大企业拉入困境之中,一点点消磨掉他们的竞争力。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没了先进的科技支撑,他们掌握的财富再多也只会流向科技高的一方。
他无奈的压了压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大家的想法我明白,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没有错。适当的控制产能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还能提升利润和品牌价值。”
“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而我们现在又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苏武接连抛出两个问题,示意众人讨论一下。
众人都不是初入商道的菜鸟,对于第一个问题不难回答。
只要他们有着稳定的市场基础,就可以控场产能,做到细水长流,慢慢抽取市场潜力,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
所以很多大品牌总是喊着每年只能生产多少,其实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根本不是他们无法提升产能。
工业时代,提升产能简直不要太轻松。
可是他们如阳系企业现在是个什么状态呢,大家还真不好说。
有的说是高速发展期,有的说是市场稳定期,大家各抒己见,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高强看着苏武笑而不语,不由发问,“老板,你觉得咱们是什么状态。”
“我觉得吧,咱们现在在一定程度算是技术统治级状态。”苏武笑着说。
什么?
技术统治级?
这等虎狼之词也是能说的吗?
咱们一个刚刚起步的龙国民营企业居然敢说自己的科技具有统治级实力?
脸要不要这么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