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言突然离开祖籍五姓村了。
行色匆匆,元宵节都没过,十五晚上乘着村里人合家团聚兴高采烈时偷偷离开了。
不要说离得远的村里人,本家人都是直到第二天方才陆续知道。
还是因着张郑氏和齐丽盈吵嘴才听出来的。
没错,齐丽盈没跟着离开,七房的其他人也安然不动。
原因只有一个,张知言又要去打仗去。
——他这次直接去跟平叛大军汇合,然后立时奔赴西南去平叛。
因此,家眷什么的自然不能随行。
“听说是去打仗。”
刘二女有些将信将疑的,她满脑子疑惑:
“现在哪里还打仗呢?不是说皇上把天下都打下来了?”
张知劲摇摇头,告诉她一些藏在底下的实情:
“那都是糊弄人呢,话说的好听罢了。据我所知,其实西南之地和零星边疆,还在叛王前朝余孽手中。还有各地也有零碎的土匪横行。再则四周的番邦属国、蛮夷外族更是对大良早就虎视眈眈。”
所以说,百姓离天下天平还很远。
刘二女这才知道如今的世道这么不太平,也才明白自己现在的平淡生活的有多幸福。
不过,她更由衷的敬佩当今皇帝。
毕竟她连自家这一片都不能称王称霸,可皇帝那?都把天下打下来了,那地方可大了去了,是她想都想不到的地方。
对此,张知劲只是哼了一声,不置而否。
就像张知劲不会轻易说道皇帝一般,刘二女也很快将张知言的事抛之脑后,毕竟张知言已经离开了,而打仗的事又离她太遥远了。
虽然她也经过乱世,但九曲县地理位置微妙,是兵家常争之地,是以早早被元大将军占领,后来竟因此远离了战火的侵扰。
这让她倒有了几分商女不知亡国恨之感。
因此,比起这些天下大势打打杀杀的,她一个普通的妇人最感兴趣的还是身边的纷纷扰扰。
比如发生在家边的本家七房的婆媳大战。
说起来因为上下街的原因,刘二女看七房的热闹也不容易,但是这不是有张裴氏给她通透风报信?
原本,刘二女不是那种爱东家长西家短的人。
可是前有高四丫,后有张裴氏,被她二人灌输熏陶久了,她虽然还是不爱往外传闲话,但也很有兴致听一听这些家常理短。
张裴氏不亏为一个好传话人,她又家在下街,与七房只隔着两家街坊,七房婆媳闹腾的事被她有意无意的听了个正着。
因此种种,这场大闹的前因后果被她讲得淋漓精致,生动有趣。
说起来,七房婆媳间的不和早在张知言没活着回来时就有了。
不过,那时的不和还主要集中在张郑氏和姜氏这对前婆媳身上。
当时,婆媳俩因为家里没个当家做主的男人,为了避免被欺负,一般的时候彼此十分和气,有些同心协力的意思。
但是,亲母女都有不和闹矛盾的时候呢,更不用说她们这种天生是冤家对头的婆媳,那比亲母女不如多了。
尤其,两人膝下都有儿女。
除了那些天生来讨债的父母,谁的孩子谁不心疼?
家里穷,就是为了彼此的孩子多口吃的这种在有些人看起来十分小的事,不仅大人间明争暗斗,就是孩子们也有各自的小心思。
人心杂乱,那彼此有些矛盾那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吗?
不过虽如此,到底不碍大事。
其实,不仅是七房婆媳有,天下间万万千千的家庭里也是如此,要不然怎么有‘清官难断家务事’,‘十根手指,不一般长’这这话?
但是偏偏张知言回来了。
还头一个就是给新媳妇撑腰。
为了给新媳妇一个名分,不惜得罪原配嫡子。
结果弄了个两头大。
齐丽盈在老家,也有正妻的名分,也能进长房祭祖,偏偏族谱上落不下她的名字。
姜红花呢。
族谱上倒有她的名字了,也承认她原配嫡子的名分,偏偏朝廷的诰封没有她的份儿,日后跟着到了新家,外出交际也轮不到她。
不提新旧两媳妇之间那不可调和的矛盾,就说张郑氏与新媳妇齐丽盈这对新婆媳也是矛盾重重。
——回来那天闹得两场气就不说了,只说张知言带回来的东西,那都是张郑氏这些乡下人没吃过,也没见过的。
刚开始,她可能没见识被那些东西震慑住了,光顾着高兴,光顾着得意了。
但时间一长,再好的东西,日日看,时时用也就一文不值了。
况且,张知言和齐丽盈可能是太得意了,就没有在老家掩饰一下,那种明明白白的不屑就那么摆着张郑氏他们的面前。
如此种种,都催生出他们的不满。
不过其他人碍于辈分小,年龄小不敢表露什么,可张郑氏就没这些顾忌了。
她可是七房的老祖宗,又向来爱拿大。
她这时就不禁寻思了,既然张知言如今都能拿回来这么多好东西,那他外面还有一个家呢,还不放的更多?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