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出了个笑话(1 / 2)

“秀英也是个傻子,被家人算计不说了,好懒得了门好亲事,也不算亏本。只如今彩礼进门,不说硬气一回,倒由得他爹把彩礼都占了,也不想想自己出门时怎么办?

难道还指望他爹看她那么听话的份上给她备份嫁妆?

要俺说也是傻。

一条街住着,谁不知道谁啊?

她爹真有那心,能占她的彩礼?从俺进门起就没见有谁能把到她爹手里的东西再拿出来过。

本就低人一等,再没个嫁妆,就这样的媳妇谁家看的起?以后还想有好日子过?”

刘二女深以为然。

看今日之秀英就想到了她以前的样子,要不是她后来醒悟了,哪有她如今的好日子过?

到底其情可悯总归感同身受道,抱着一丝期盼道:

“族里应该管吧,这可不光是他家的事,还关系到全族的名声。要不然传出去咱们家的闺女在婆家都不好看。”

张裴氏不抱希望:

“再管能管到哪里去?总不回全拿出来,能弄个面上光就不错了。最麻烦的就是,这群蚊子吸上瘾了,等秀英成亲后,隔三差五的上女婿家门打秋风,你说说秀英以后还有什么脸面?怕一辈子都直不起那腰来,要是再有个儿女,有这样的舅家,还不如赶紧投胎转世别来世上走这一遭呢。”

说到这里,实在不想再说张秀英的事,太让人憋闷了,便说起其他来:

“要俺说最精的还是知盛媳妇。家里家里把大伯子两口子任是搅散了。婆婆婆婆哄得团团转,家里的产业眼看着都到了她手里。

为了封她口,秀英家还没少给好处。你说这都叫什么事?就这么个搅屎棍,日子倒比咱们这些踏实过日子的人过得好。

老天爷也是不长眼,怪不得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呢。弄得俺有时候都想干点坏事了。”

刘二女赶紧安慰了她几句,见她脸面平和了,转了话题:

“也没听他们家说亲事,口风倒是挺严的。”

张裴氏嗤笑:

“根本没有的事,有啥口风?”

刘二女讶然:

“不会吧,四丫如今都有孕了。他们家虽然守孝,但咱们乡下人本不必那么严,偷偷的把亲事定了,出孝后就娶也不是没有。他可是他家的长子。”

张裴氏不以为然:

“谁让他命不好摊上那么一家子不省心的?他娘眼里只有他弟,心都偏到他姥姥家去了。他那弟弟弟媳巴不得他打光棍呢,要不然谁给他们当苦力?

你是不知道,他才回来没多久,手里攒着的钱财就被她娘收刮的一干二净。要不然家里多少也是有地的人,何曾见过他弟去开荒过?还不是没指望?

不是俺做伯娘的说话刻薄,就他那个家,别说没娶媳妇,娶个媳妇也过不下去,谁嫁他家谁倒霉。”

高四丫就是例子。

刘二女有些无语。

要不是隔着高四丫,她真有些同情张知茂。

可话又说回来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这样听之任之的又让人怜悯不起来。

不过话又说回去,不管是张秀英也好,还是张知茂也好,虽说是一个本家,但实际上却跟刘二女是两家人,都是别人家的事。

她既管不了——没那个本事,说的话又没分量——也没人听,最多不过听个热闹罢了。

然后,没几天刘二女连这点热闹都听不上了。

因为村里又出事了,出了个大笑话。

都说‘名师出高徒’,张家族学里的孩子是不是高徒村里人暂且不知道,但郭大儒绝对是有本事的,这从孩子们入学没几个月就懂事知礼就可以看出来。

村里人倍感欣慰的同时,想着人家先生都那么费心的教自家孩子,他们也不能不懂事,便忍不住想投桃报李。

奈何乡下人都穷,实在送不了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思来想去唯有做一桌饭菜请先生上门吃饭了。

一来,显得自家知恩图报。

二来,也能混点交情?

而且,贵客临门也显得有面子不是。

想做便做,于是便有人壮着胆子提了。

人都爱跟风攀比,而且大家另有个顾忌,就怕人家请了你没请,让先生不满进而给自家孩子穿小鞋,随即全都囔囔着要请。

实在是盛情难却。

再则,郭大儒出身富贵,即使家里败落了,却也比普通百姓过得好,有些不知人间疾苦。所以如今能体味一下曾经羡慕的那些古人写的田园诗中的风光,那是欢欣鼓舞的很。

双方一拍即合,很快郭大儒便开始吃起了百家饭。

这日天将近午,张知劲便从地里回来了。

自从进入夏天,因着中午日头毒,出汗太多容易中暑,张知劲尽量回来吃饭。

刘二女满头大汗的正在炒菜,一看他回来早了,赶紧招呼:

“回来了,先喝口水,等会饭就好。”